初夏時間,煦日和風。伴著幾聲蟬鳴的夏日午後不免讓人覺得有幾分倦意。老榆樹下的那一間古木小築便是王家的書房所在。自古時起,王氏一脈便以詩書傳家、一脈相承,雖已時逾千載,但這份書香傳統卻從未間斷。
書房內冉冉升起一縷清香,沁人心脾。伴著這淡淡的香氣書桌前那八九歲大的男童正手握鋼筆在紙上寫著一首他自己創作的詩:
王侯將相出誰家,
誰伴君王傳佳話?
過眼榮華煙雲散,
舊燕何時還故榻?
男童提筆來神,一氣嗬成寫下了這首追思先祖感歎時過境遷的詩句。書桌對麵的牆壁上供奉著一副琅琊王氏中的傑出人物——書聖王羲之的畫像。這位在曆史上享譽盛名的書聖,在東晉王朝地位顯赫的右將軍雖已仙逝千年,卻仍受後世子孫的香火供奉,且琅琊王氏的貴族氣質、書香精神更是傳承到了每一代的後世子孫身上。雖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是琅琊王氏的靈魂卻在這世世代代的後人身上得到延續。
在男童的身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躺坐在古藤搖椅上,一邊端著手中的朱砂茶壺向嘴裏送茶,一邊叫過男童說:“斐兒過來,爺爺有話對你講。”
男童聽到祖父叫自己,便停下鋼筆,轉過身去走到老者麵前,畢恭畢敬地問道:“爺爺,您要對我說什麼事?”
老者又喝了一口茶,緩緩開口說道:“斐兒,你雖已知曉了自己是琅琊王氏的後人,但對於琅琊王氏的過往卻還知之甚少。今日我便要將這琅琊王氏的興衰榮辱全部講與你聽,還望你能恪守祖風,不辱我王氏血統。”
男童很恭敬地揖首作禮說:“斐兒謹記,還望祖父教誨。”
老者點了點頭,捋須髯說道:“琅琊王氏興起於秦漢,鼎盛於魏晉南北朝,衰沒於隋唐,是晉時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王氏傳人世代居於琅琊臨沂,五胡亂華後,王氏族人南渡,因思念故土,仍以北土為名。琅琊王氏在各朝各代都出現過十分傑出的人物,秦時大將王翦曾助始皇統一七國,立下汗馬功勞;魏晉時大孝子王祥更是有臥冰求鯉的孝行;東晉時,王導助晉元帝南渡,穩固晉室江山,其侄王羲之更為傑出,他的書法入木三分,其作品《蘭亭集序》乃是文化瑰寶,而他本人亦有書聖之美稱。晉時我琅琊王氏地位尊貴顯赫,幾乎與皇室比肩,史稱‘王馬公天下’。隻不過時過境遷,晉室滅國後,我琅琊王氏也日漸衰落,時至今日也早已成為尋常百姓人家。但是斐兒你要記住,我琅琊王氏乃名門貴族,共出過九十二為丞相,其中文人、美男子更是不計其數。我琅琊王氏世代豪傑,你亦是如此。祖父倒不苛求你要光宗耀祖,但卻要你時刻牢記自己的血統,要像自己的祖先那樣講究忠孝仁義。雖然琅琊王氏往日的榮光已不可重現,但你卻要仍要時刻以琅琊王氏為榮,不可做出一絲一毫有辱先祖之事,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