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廣闊無垠的宇宙中,一顆被稱為天羽的行星上。

天羽星是一顆在廣闊宇宙中極其稀有的,適合人類居住的自然星。

理所當然地,這顆行星上布滿了人類的足跡。

但是發源於地球的人類為什麼會出現在這顆離地球距離近二十光年的天羽星上?這要從二十一世紀中旬說起。

二十一世紀的中旬,作為人類搖籃的地球上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權國家,並且通過武力實現了人類曆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空前統一,這就是曆史上所稱的——地球聯邦。而實現統一的人類將視線投向了太空。全力以赴的人類很快就將生存圈突破了地球。

公元2054年,地球聯邦在月球上建立了第一個實驗性生物圈,並且取得空前成功。

在有了月球成功的例子之後,人類隨即將觸角伸向了太陽係中最接近地球環境的火星。2059年,地球聯邦在火星建立了第一個居民點,並且將三萬名移民遷往了火星。

而公元2060年反物質引擎的發明和超時空跳躍技術的出現,則使得人類對於外星際開發的速度大大加快,在短短的10年內,到了公元2070年,人類的生存範圍已經到達了以地球為中心,半徑8光年的球形空間內。而公元2090年,則已經達到了24光年。這是地球時代人們不敢想象的範圍。

但是此時,地球時代中國的一句老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終於應驗了。領土橫跨48光年的地球聯邦中央政府無法對龐大的領土進行有效的控製,叛亂開始在各個行星上發生。2101年,處於亞米星的亞米星政府率先聯合十餘個有人星政府,組成亞米聯合軍發動叛亂。而近半個世紀沒有經曆過戰爭的地球聯邦中央軍,在常年在邊疆與海盜進行戰鬥的亞米聯合軍麵前脆弱的不堪一擊。

2103年,在冥王星戰役中,地球聯邦軍被擊潰。繁榮一時的地球聯邦終於在不斷爆發的戰爭中分崩離析。人類的活動範圍內又一次像六十年前那樣,出現了數十個勢力,在繼續擴展活動圈範圍的同時不停地爭鬥。

在爭鬥中,數十個勢力漸漸分成了數個派係:取代舊地球聯邦成為人類第一霸主的亞米聯盟;死而不僵的地球聯邦;在地球聯邦與亞米聯盟戰爭中發展起來的天狼星同盟;新興崛起的獨裁製國家帕蘭朵帝國;躲在人類生活圈角落偏安一隅,崇尚和平與和諧的興華共和國;以及在幾大勢力之間遊走,力求獲得最大利潤的貿易同盟。

其中,亞米聯盟和地球聯邦是不共戴天的死敵。雖然地球聯邦的實力遠弱於亞米聯盟,但是估計到其他幾股勢力,亞米聯盟也不敢輕易地傾全部力量去進攻地球聯邦。所以雙方一直維持著緩慢,並且低烈度的戰爭狀態。

而我們上文中的天羽星,就是一個處於天狼星同盟與地球聯邦之間的一顆屬於貿易同盟的自由貿易星球。

故事就從天羽星上的,一艘老式的TSC-2型貿易船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