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民國一成立,常五爺自然也就雞犬升天,成了張大軍閥的左膀右臂,當年的土匪搖身一變,竟成了政府軍,被調到了海南管起了事務來。
說罷常五爺,再來說說我阿公李大利。我呢,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他老人家:倒黴,三個字,忒倒黴!我阿公早年在清朝衙門裏當兵,抗過火槍土炮,下過海幹過洋鬼子,也上過山打過像常五爺那樣的土匪,論功績和人品在當地那可是婦幼皆知的事兒。
可就在他幻想著前程無限好的時候,這清王朝卻不爭氣,一下子被革了命!我阿公真恨不得買塊豆腐撞死,最後不得不仰天長歎:“無力回天,生不逢時矣!”
民國剛成立那會兒,我阿公仿效文天祥,抱著誓死不喝民國水,寧死不做亡國奴的覺悟,帶著幾十號誌同道合的兄弟上了山,做起了光複清國的堅貞誌士。
然而,百姓卻不認同,在他們眼裏穿得再體麵,名義再光鮮也就是一幫土匪。大清國的倒台那是順應曆史,順應民心,阿公雖然有一腔熱血卻投錯了主,愚了忠,結果還落下一“清朝遺妖”的罵名。
剛開始,我阿公一身正氣,一上山就老早把話放了出去,說我們大清國雖然亡了,但愛國愛民的精神卻沒變,於是與當地百姓約法三章:第一絕不搶百姓的東西;第二絕不做奸殺淫虐之事;第三絕不下山抓壯丁,自願入伍,還說總有一天大清國會光複,叫百姓們做好複國的準備。然而,這些政治思想工作對民以食為天的勞苦大眾那是一點吸引力也沒有,見了阿公的隊伍依然當土匪打。
再加上那時候年景不好,山上的食物日益短缺,一百多號弟兄可不想被這光榮的口號活活憋死,最後他們操起家夥,見誰搶誰,弄得民怨四起。三個“絕不”每一條不犯的。
最後,阿公也沒了主意,隻好改口說搶叛國刁民的東西那叫替天行道。好嘛!就這樣,我阿公從一個大清朝的有為青年被一步步逼成了地地道道的土匪,最後竟朝著多元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武裝集團、打家劫舍,挖地倒鬥樣樣精通。有時候啊,我常常在想,阿公和常五爺同樣當過土匪,命運的差別為啥就是這麼大呢?
那時候,常五爺剛派到海南不久,板凳還沒坐熱,就想拿我阿公開刀,以此博取功名。於是,他隔三差五地帶著兵上山剿匪。
阿公早年當過兵,對常五的這些下三濫的套路自然不在話下,帶著弟兄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弄得常五常常摸不著北,還偶爾偷襲下山下的軍部,得些補給。像這樣貓捉老鼠的遊戲一玩就是好些年,誰也不服誰。直到有一天,這龍家村出了一件怪事才讓這兩家罷手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