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歸,我卻不能這麼衝動。先給四成,總得給兒子、孫子留條後路。”陳福興給了老妻一個白眼,他們都回避了李萍回歸的節點,不管他們樂不樂意,有李萍在大家有個評禮的地方,當然,也能找點平衡點,因為李萍沒分到,雖李萍從來就沒想過要分。
“所以你啊,沒豪哥兒豪氣。”大太太搖搖頭,自己扶著人回去了。
陳福興倒是想跟著,不過大太太根本就沒給他機會,原本這麼大歲數了,能有什麼風花雪月的心思,不過是一塊話。不過,老太太可不想變成那個老來伴,你少年夫妻時,怎麼沒想著我?
而回家的路上,李彬兩口子倒是有點激動了。
“你,爹的是真的嗎?”陳靜有點不敢信,連老娘當年清醒時,都會主業是豪哥兒的,她這個嫁出去的女兒還能分到這麼多?
“大娘都了,想來他們在家裏是議過的。四成應該是爹的。”李彬十歲就進了福興號做學徒,快四十年了。他對嶽父的了解,其實超過了妻子對他父親的了解。激動完了,冷靜下來,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你是,其實豪哥兒要給得更多。”陳靜雖沒丈夫了解了父親和弟弟,但是她卻知道弟弟對家裏產業的不上心,但他絕對是能幹的。
“對,豪哥兒在京城,交的朋友,見的世麵不同,眼界自然也不同。所以他看不上這些東西。估計他都懶得要。這些年,他在外頭,更多是在觀察,用墨坊練手。你看他屋裏的那些洋書,所以我是相信,他將來會是了不起的大商家。”李彬想想,輕輕的歎道。
“你也挺了不起的,爹也,福興號在你手上發揚光大了。”陳靜可不喜歡丈夫這樣。她可不能讓丈夫覺得,這些都是豪哥兒不要的,才給他。
“放心、放心,我隻知道感恩,若沒有嶽父,哪有今的我。”李彬笑了,“所以我是有福之人。”
“我也是!”陳靜笑了,她知道,若是在旁人家裏,隻怕早就要鬥起來了。不過若是豪哥兒不成器,或者父親再偏心一點,隻怕他們也不可能這麼平靜。可能各種因素之後,他們不是沒有爭的心思,而是知道沒有爭的本錢,能給這麼多,他們就要謝謝地時,自然平和而感恩了。
第二到了曾家,李萍也從大太太那兒知道了陳福興的心思,當然順便也知道了豪哥兒的想法。她倒是沒啥,不過想想,“你們問過佳音沒?”
“問她做什麼?”大太太一怔,不知道女兒想啥。
“唉,這個問題,你們誰都不該問,首先要問佳音的意思。”李萍無語了,她現在也是當了婆婆的人,她是沒什麼財產要給兒女們,但是,當初給女兒嫁妝時,可是先把嫁妝單子給媳婦看過。然後了將來其它的都會給兒子的。這是當婆婆必須要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