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合作:沒有人能獨自成功(1 / 3)

在人生的旅途中,沒有誰不渴盼成功,也沒有誰不希望出類拔萃。可成功不是說來就來,想要就能要到的。它不僅僅需要個人的努力奮鬥,更需要他人的幫助與扶持。從古到今,沒有哪一個人,也沒有誰能僅依靠一己之力獲得事業的成功。

◎主動團結別人,才能被人團結◎

做事解讀

“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這句古話形象地道出了團結的強大威力和豐厚回報。

孔子在論語中,也有不少關於團結與和諧的論斷。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又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其意是說,行為莊重而不與他人爭執,保持和諧而不結黨營私,善於團結別人而不搞小團體,才稱得上君子。

哲理導航

眾所周知,團結的基礎是共同的理想,隻有“誌同道合”才能團結一致,風雨同舟。在一個團隊中,要想獲得成功就隻能用“加法”和“乘法”,即把所有團隊之中的力量都團結起來,形成合力;最不適合用“減法”和“除法”,即把寶貴的力量和智慧無謂分散,相互抵消。

但是,在一個團隊之中,要想被人團結,就得主動地去團結他人。在我黨的曆史中,周恩來同誌堪稱團結的楷模,他對團結有一句精辟的論述:“團結就是在共同點上把矛盾的各方統一起來。”所以,每一個團隊中的成員,都應當胸懷遠大目標,以大局為重,不能總斤斤計較個人恩怨得失,不能老苛求別人跟自己團結,而應積極爭當善於團結別人、協調各方的模範。

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有一次在寒假班的講話中說過這麼一段耐人尋味的話。他說,一個人要想生活得更好,他隻要獲得幾種能力就行。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術能力,三是知識能力,四是與社會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人的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俞敏洪說,所謂與社會、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就是要像狼群一樣的生活。狼有三個特點,一是即使剩下最後一隻狼的時候,它也會勇往直前地去掠取食物,也就是說它具有勇敢性。二是狼是群體動物,很少有一條狼單獨掠取食物的時候,所以即使老虎看到狼群也會退避三舍,這就是群體的力量。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有所作為,他必須要認識到群體力量的重要性,並且要學會如何利用群體的力量。三是狼能夠排除無能之狼。當狼群中的頭狼老了的時候,年輕的狼會把它從頭狼的位置上拉下來,這樣就會保持整體狼群的強大。人也是一樣,要想成大事,首先要勇取,其次要能團結別人一起做事,最後他要能排除自己身上的無能之處,這個人肯定不會是一個平庸之輩。

打個比方,一個宿舍中有六個人,你是其中一個,與其他五個人之間的關係都不太好,那麼問題的原因一定不在其他人身上,一定在你身上,你一定有很要命的缺點,但是你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就說明你不會與人打交道。反過來一個宿舍六個人,其餘五個人和你的關係都非常融洽,而且他們都非常願意采納你的意見,這就說明你和其他人的關係非常好,你會和人打交道,你懂得如何去發現別人的優點,你懂得去理解別人、團結別人,說明你將來會是一個有雄才大略、能做一番事業的人。如果一個宿舍分為兩派,你參與其中一派,兩派之間天天鉤心鬥角,互相說對方的壞話,這就說明你是一個胸無大誌、鼠目寸光的無聊之徒。

與俞敏洪所說相通的是聯想的文化元素,聯想在選取高級人才時,有6條標準。其中,第四條和第五條分別是“搭班子、建隊伍的管理能力”“團結多數,使集體成員通力合作的協調能力”,並將這兩種能力牢牢地當作了聯想在選用人才時的標準。該公司的創始人柳傳誌認為,如果不具備合作精神,不能團結別人,就不能稱為真正的人才。

做事真經

學會與他人合作,積極地團結他人,不僅僅是個人成功的需要,更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需要。因為不管一個人的能耐有多大,如果不懂得與他人攜手共進,不懂得借用他人之力,頂多隻能稱得上是一個獨臂英雄,一個無人呼應的強者。

◎讓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

做事解讀

善於發現他人的長處,讓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協同作戰。更重要的是能夠使人才各揚其長,互補其短,從而形成一股合力,誕生一種“核力”,以至迅速趕上和超過競爭對手的實力。

哲理導航

暢銷書《把信送給加西亞》中有這麼一句話:無論執行什麼樣的任務,或實現什麼樣的目標,選擇合適的人擔當重任是最為關鍵的。書中的美國總統麥金萊選擇了年輕的中尉安德魯·羅文去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正因為安德魯·羅文有著非同一般的敬業精神和非同一般的聰明智慧,才順利地完成了這一光榮的使命。

由此也可以看出,麥金萊總統在選擇羅文去執行這一任務時,是讓合適的人去做了一件合適的事。否則,發生在1898年的那場美西戰爭可能就會是另外一種情形。

古時候有一個寓言故事,說的是有一位名叫西鄰的先生,他有五個兒子,大兒子很樸實,二兒子很聰明,三兒子眼不好,四兒子腰有毛病是個羅鍋,五兒子一條腿殘疾。大兒子很樸實,西鄰先生就叫他務農;二兒子很聰明,西鄰先生就叫他經商;三兒子是瞎子,西鄰先生就叫他搞按摩;四兒子是個羅鍋,西鄰先生就叫他搓草繩;因為他的背是彎曲的,幹一天下來也不覺得累,工作效率反而特別高;五兒子隻有一條好腿,西鄰先生就叫他紡線,他把紡線車放在桌子上,人就坐在那個地方,用手搖,工作效率也出奇高。於是,一個與殘疾人俱樂部差不多的家庭,在西鄰先生的安排下,竟變得不愁吃,不愁喝了。

其實,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上,每個人都有長處,團隊的管理者要善於發現每一個人的長處,並使他們向著一個目標努力形成合力,這樣就一定能成功。特別是有的人並不清楚自己的長處在什麼地方,這就需要別人、需要團隊管理者幫著發現,讓他揚其長處從而成功。

著名的前國家級籃球教練丁克威在籃球隊執教長達39年,期間培養了21位國家級球員,幫球隊贏得全國冠軍,球隊中有13名世界紀錄保持者及數位奧林匹克金牌得主。他的秘訣在於善於鼓勵人,發揮個人的長處,強調個人的動力。

還有一位田徑教練員,有一年在太平區的田徑賽中,他帶隊參加四人接力賽決賽。隊員先前在個人賽中都不幸敗北,士氣低落,並且隻有一名是專跑接力的。這時他把四名隊員召集在一起,決定給每一位以真誠的鼓勵。

當時,他雖然不是一名專職的田徑教練,但他經過分析後認為:隻有發揮出各自的長處,才有可能取勝,於是他告訴第一名,你勁力夠,一定會超過別隊隊員;第二名擅長障礙賽,因此在無障礙的接力賽中定能輕易超越;第三名善於長跑接力,現在隻跑1/4裏程更能勝任;緊接著,他又對第四名說:“你是頂尖的,跑給他們看!”然後,隊員們奮力一試,果然奪得了冠軍。

要善於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讓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如果凡事都要靠自己,累死了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會做事的人不是凡事自己做,而是善於引導和激勵別人。

一次,聯想運動隊和惠普運動隊進行攀岩比賽。惠普隊強調的是齊心協力,注意安全,共同完成任務。聯想隊在一旁,沒有做太多的士氣鼓動,而是一直在合計著什麼。比賽開始了,惠普隊在全過程中幾處碰到險情,盡管大家齊心協力,排除險情,完成了任務,但因時間拉長最後輸給了聯想隊。那麼聯想隊在比賽前合計著什麼呢?原來他們把隊員個人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了精心組合:第一個是動作機靈的小個子隊員,第二個是一位高個子隊員,女士和身體龐大的隊員放在中間,最後的當然是具有獨立攀岩實力的隊員。於是,他們幾乎在沒有任何險情的情況下,超過了惠普運動隊,獲取了勝利。

可見,一個優秀的團隊在才能上應是互補的。共同完成目標任務的保證就在於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並注重流程,使之產生協同效應。

做事真經

在長期的研究中,成功心理學發現,每個正常人都有其獨特的才幹,以及以才幹構成的獨特優勢。成功心理學還發現,截至目前,人類共有400多種優勢。一個成功的團隊,就在於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優勢。

◎合作需要性格的互補◎

做事解讀

人無完人!而且人的性格本身並無好壞優劣。沒有完美的個人,但可以有完美的團隊,各種性格的人可以通過互補達到一定的目標。團隊成功了,屬於團隊一分子的個人,也必然會分享到屬於自己的成功。

哲理導航

人的性格是千差萬別的,許多人的合作之所以能配合得特別默契,往往就是因為性格上的互補。因為,在一個集體、團隊中,任何一種性格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沒有哪一種性格是最好的或完美的。每個個體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而且具有互補性,這樣易於整個組織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勝任處理各類問題的性格結構。

2005年10月12日,當神舟6號在巨大的轟鳴聲中射向太空時,負責此次飛行的兩位航天員就漸漸地走入了我們的視線:那就是費俊龍和聶海勝。談到“神六”飛行員的組合,我國第一位在太空飛行的航天員楊利偉曾向媒體這樣透露:他說,神六飛行,不比神五飛行,神五飛行隻有一名“乘客”,不存在分工和配合的問題,但神六的飛行則是由兩人小組完成,所以小組組合既要考慮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搭配,還要兼顧個人性格、心理穩定性、心理運動能力的搭配以及雙方良好的心理相容性。

在神六的飛行中,費俊龍和聶海勝分別擔任指揮長和操作手。在升空過程中,指揮長將根據自己麵前的一張操作程序表,指揮操作手用一根操作棒進行各項操作。因為穿著航天服,兩名航天員能通過話筒與地麵指揮控製人員直接對話,但兩名航天員之間不能直接對話,每一個操作隻能彼此用手勢交流,因此兩名航天員之間的配合默契至關重要。

在進行乘組搭配的時候,指揮中心便考慮到了性格上的互補問題,因為飛船上兩個人的工作是有分工的,需要默契配合。同時,兩個人訓練成績上也要能夠互補,並且願意同對方一起執行任務。三組候補梯隊裏的兩個人在填寫個人意願的時候都選擇了對方,費俊龍和聶海勝更是不約而同地把對方作為了首選。

對此,費俊龍說,聶海勝最大的特點就是沉穩和紮實。而聶海勝則稱,費俊龍在工作上是一個比較嚴謹的人。無論幹什麼事情、做什麼工作,都想得比較細,做之前也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對訓練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動作,都考慮得很細,使整個訓練程序完整、順利地走下去。事實證明,當神舟六號於10月17號淩晨4時33分順利地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著陸時,由費俊龍和聶海勝所組合的飛行搭檔堪稱是“舉世無雙”的組合。

其實,不光是航天飛行和體育運動需要性格互補,優勢搭配,做其他事情也一樣。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其實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原因在於男女天生就是一個互補的群體,他們可以在生活、工作、娛樂的時候取長補短的來搭配,一方麵可以減壓,另一方麵與異性在一起的時候,人總是希望展現出自己的長處,所以做事的時候也就更加賣命,力求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美。

搜狐體育欄目的記者在一次采訪中,問曾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獲得了網球雙打冠軍的孫甜甜:“作為網球的女雙來說,你和李婷不光在技術方麵需要互補,在性格上也需要互補嗎?”孫甜甜說:“是的,我們兩人不僅在球技上是互補的,性格上也是互補的,因為從性格上互補以後我們才能在打球上互補。”

有人做一行怨一行,有人認準了一個崗位就安身立命,有人察言觀色謹小慎微,有人大大咧咧口無遮攔……每個人都會在共事的人中劃分界限,哪些是自己喜歡的,哪些是自己不喜歡的,甚至有些老板在招聘員工時也全憑自己的喜好作判斷。但是結果證明,不是所有同類的人一起共事就會合作成功的。因此,在團隊中,形成性格互補,營造和諧的氛圍,才能最終實現企業和團隊的目標。

做事真經

沒有完美的個人,但可以有完美的團隊,各種性格的人可以通過互補達到一定的目標。團隊成功了,屬於團隊一分子的個人,也必然會分享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團體可以是一家公司,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所以,在一個團隊中不要拒絕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也不要夢想著將不同性格的人改造成與自己保持一致。

◎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

做事解讀

樹隻有成林,才能抗風雨。團結合作是我們生存的關鍵,是我們成功的基礎。隻有團結合作,集體奮鬥,我們才能凝聚每個人的力量,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哲理導航

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有出路。在當今勞動分工日益精密的情況下,靠個人的能力成功的機會更少了。合作已經成了人的一種能力,一個成功的基礎。

從前,有五個小手指,他們分別是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他們都是好朋友,從來沒有吵過架,關係親如兄弟。

有一天,他們又在一塊兒聊天。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為了“比誰的力氣大”這件事而發生了爭吵。

大拇指說:“我是老大,當然是我的力氣大啦!”

“不對,我這樣粗壯,我的力氣最大。”食指也毫不示弱。

“你們說的都不對,我的力氣最大。”中指也氣憤地說。

“不對,我的力氣最大。”

“不對,我的力氣最大。”

就這樣,他們五兄弟越吵越激烈,誰也不服誰。

“好了,都別吵了,既然大家都不服氣,那我們去找個人來評理吧。”大拇指說。

這時候,他們看到桌上有一個皮球,大拇指就對他說:“皮球,你來幫我們評評理吧,你說說,我們中間,誰的力氣最大?”

皮球說:“好吧,你們來比一比,看誰能把我舉起來,那麼誰的力氣就是最大的。”他們互相看了一眼,都說:“比就比。”

首先上場的是大拇指,隻見他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也不能把皮球舉起來,隻好灰溜溜地下台了。別的手指都嘲笑他無能,他聽了更加無地自容了。接著,食指又大搖大擺地走到球前麵,抖抖肩膀,一副十分自信的樣子,說:“看我的!”說著就去舉球,但還是失敗了。他隻好愁眉苦臉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接著,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一個一個地輪流上去,都費了很大的勁,還是沒有一個成功舉起來的。

皮球看著他們垂頭喪氣的樣子,笑著說:“既然你們誰都不能單獨將我舉起,為什麼不一起來試試呢?”五個指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異口同聲地說:“好!一——二——三。”他們沒費多大勁,皮球就被舉得高高的了。

隻要齊心協力、互相團結,任何困難的事情在我們麵前,都將是渺小的。

做事真經

團結合作,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無疑是一種可貴的財富。我們應該讓團結合作、集體奮鬥成為我們的一種素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團隊中成長,以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和幫助我們每一個有共同追求和奮鬥目標的人,融小我於大我之中,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合作能彌補個人的不足◎

做事解讀

對於團隊而言,每一個角色都是非常重要的,無論能力強弱,也無論是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在團隊中的地位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個人的力量在團隊之中,隻是部分的,唯有團隊的力量才是整體的。因為團隊的成功是集體的成功,而不是某個人的成功。

哲理導航

在團隊中,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彌補各自的不足。團隊工作可以加強人員的自省,令團隊成員充滿工作激情。不同背景的隊員走在一起,便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一般而言,背景相似,從事相同的工作便有優勢。而在一些要求有創意的團隊,不同背景的隊員合作才能擦出火花。當然,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可能有紛爭,亦有一致;彼此關係有疏離,亦有緊密,但隻要是朝著同一目標邁進的,就能促使團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