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柬心急如焚,在從成州趕往與沔州交界的白水關途中,接連發出一道道指令,征發沿路兵丁隨行,更從饒風嶺上抽調成州兵之精銳,命“天武”一軍火速前來白水關。
話說回來,趙柬雖然急切,人卻不魯莽,他也擔心自己帶兵離去後成州兵防空虛,被吳曦甚至是金賊鑽了空子,故此又留下“神衛”一軍守護成州邊境。
下午到達長舉縣時,趙柬派人去白水關下打探消息,同時等待各路兵馬到來。
未時已過,三千餘成州兵陸續抵達長舉縣。
趙柬手頭雖有了兵馬,他卻並不想就此與吳曦火並,此時吳曦叛跡未顯,再怎樣說也不好明刀真槍地兩州人馬幹起來,再說吳曦人馬比他多出何止十倍,拚也拚不過。
但是等趙柬聽探子回報說白水關從早上便開始戒嚴,禁止一切行人出入沔州,即使探子手拿成州都統製的大令也休想進去,他馬上就急了眼,親率士兵從長舉縣開拔到白水關下,向關上兵丁聲稱,自己是奉了四川副宣撫使吳曦之命,已經將成州軍防移交到沔州手中,這些士兵都是裁汰下來的冗兵,希望進入沔州境內重新接受整編。也巧得很,趙柬手上正好有一份吳曦以前給他下達的命令,當即拿出來向關上亂晃。
把關的沔州副將哪裏會信他這番鬼話?休說從未聽說過軍防移交這等大事,就是真有,我早上剛剛閉關,你下午就趕著來辦移交了?好一個寸勁兒!副將看在是成州都統親身到來的份兒上,也不敢說什麼譏諷言語,隻是站在關上一個勁地打躬作揖,賠了一籮筐好話,什麼都統大人稍安勿躁,末將這就去請示副宣撫大人的將令,還望都統大人莫要如此。帶兵叩關,這,這不是要造反麼?都統大人深諳國法,必不致如此!
趙柬氣極反笑,隻差大喝一聲,要造反的就是你家宣撫大人!
和那個副將蘑菇了小半個時辰,無論軟央硬求,甚至搬來雲梯石車等物,擺出一副要攻打白水關的架勢,副將卻隻作未見,死活不肯,後來站累了,端一把椅子坐在關頭,卻還向趙柬作揖,苦苦哀求請他先行退兵,末將就當是大人沒來過罷了。
原來楊康為了防備成州會有所舉動,特意在吳曦部下選派了這麼一個皮皮塌塌的憊懶人物來把守兩州交界的白水關,命他在兩州衝突之時就抱定一個宗旨,拖!隻要拖延下去,吳曦就有時間在川中布置妥當,同時金兵亦可及時趕來。諒那成州的趙都統也不敢在吳曦未叛之時就公然起兵攻打,即使爆發了什麼衝突,也可向宋人的朝廷解釋為地方統軍大將互有矛盾,雙方各持一端,向朝廷上書互相攻訐,公文一來一往之時,大事早定。
趙柬如何不明白這其中的關節,不由得更是焦急,吳曦這樣做,越發證明他心懷不軌,偏偏又不早不晚地在皮毛小廝消失之後才有這番動作,幾可斷定那小廝確非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