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段天德口稱“殿下”二字,不約而同地一驚,猜不出年輕公子是當朝哪位王駕千歲,竟然讓段天德怕得這樣?
那公子點點頭,從懷裏取出一麵金牌拿在手中,上刻蟠龍鳳紋、雲雷浮雕,中間一行大字自上而下,正是“如朕親臨”四字,在火光映照下熠熠生輝。
見公子表明身份,一名隨從跟著向前踏上一步,朗聲唱名道:
“大宋監國太子、榮王千歲駕到!閑雜人等回避,文武官員、功勳之士序班接駕!”
“榮王千歲駕到”這幾字傳入太湖水軍耳中,士兵們無不精神一振!
那隨從話音還未落地,數百名水軍右手持矛在胸前鎧甲上連擊三下,大吼道:“千歲!”將長矛猛力戳在地上,左腳後撤半步,屈膝行了單腿跪禮,同時低頭。
士兵們的動作整齊劃一,略無參差,倏忽之間,院中跪倒一片,唯見槍矛挺立,便像是平地上突然長出了一片樹林來。
江南六怪等人見了這等威勢不禁暗暗惕厲,卻不願上前參見,紛紛向後退卻。
陸冠英也自認是個“閑雜人等”,剛想回避,卻被於洋強拉到那位“榮王”麵前,二人拜倒於地。
楊康更是震驚不已,偷偷湊到趙洵耳邊道:“這就是南人的榮王了!”
趙洵也低聲道:“可不就是嘛!”
楊康道:“我認得他!我跟他打過交道!”
趙洵疑惑地看著楊康:“什麼時候?我在不在?”
楊康臉上露出一股莫名的興奮之色,道:“三年多以前南人吳曦反宋,我去川中沔州接應,當時此人就在沔州之北的成州,那會兒他還叫‘趙與願’,聽說後來南人的皇帝又給他賜名叫‘趙洵’!”
趙洵問道:“你在成州見過他了?”
楊康道:“沒有!”
趙洵說道:“那你怎麼會認得他?”
楊康道:“唉呀,那還用得著見嗎?此人行事著實厲害,派出手下大將趙柬混入沔州,率部格殺吳曦,又將大散關牢牢把守,抵抗我天朝大兵,最終致我於功敗垂成之地。從那以後,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心中早已有數,今日一見,果然便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樣!”
趙洵說道:“原來如此。”
心想,至少你還說對了一半。
那邊的“趙洵”親手扶起陸冠英,溫言撫慰了幾句,讚他深明大義投效朝廷,跟著向身後一名二十多歲白麵微須的年輕文士笑道:
“西山先生,本王便請你來斷一斷案看,在陸愛卿投誠之後,究竟這歸雲莊是否應該被查封?”
這個“趙洵”口中的“西山先生”真名叫做真德秀,乃是曆史上南宋年間著名的清官,政績突出、判案如神。此時他剛中進士沒幾年,一直被榮王千歲留在身邊輔佐政務。
真德秀略加思索,開言道:
“陸冠英聚眾為盜、滋擾太湖,按律應當斬首示眾、籍沒家私,便是歸降後也理應編遣部眾、遷出原籍。段某人據此一條,查封歸雲莊也不為無理……”
段天德大喜過望,叩首不迭。
陸冠英身子一顫,咬緊了牙關。
眾人眼望“榮王”,都要瞧他下何判辭。
“趙洵”麵露失望之色,道:
“如此一說……”
真德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