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龐大的貨物和白銀數量,即使能在一天之內全部搬運到龜山鎮,李衛自己也需要花上十幾天時間來消化處理,將它們分批運走。另外,楊康已經向徐州發去指示,命令當地節度使即刻調集大批銀兩押解到泗州來,以向李衛購買其餘八門火炮,所以李衛一時半會根本走不了。
不過據汪利貞說來,他們在南方尋找的買家將在五天之內趕到盱眙,到時那十八船貨物就不用李衛去操心了,倒給他省了不少事。
拿到了兩門火炮,又請李衛演示了一下操作方法之後,楊康就一刻也不願再耽擱下去了,讓趙洵陪著他同去襄陽,想要給在那裏堅守不降的南蠻子一點厲害瞧瞧!
此時的楊康像極了當年煌煌大清剛得到一些洋槍洋炮時的心態,隻知道自己有,卻不考慮別人也有,而且還比他們的更精良。
沙通天、彭連虎、靈智和尚等人這幾天也回來了泗州,陪同護衛楊康,不過這些事情他們插不上手,沒有發言的餘地。
等楊康的手下把火炮拉到泗州,在郊外試放了幾炮之後,沙通天等人見了無不大驚失色,心想這炮彈若是落在自己身上,便是有再高明的武功,肯定也逃不了粉身碎骨的下場。不用說自己了,想來即使是武林中傳說功夫最強的“天下五絕”至此,一旦遇上這門火炮,那也是非死即殘!這樣看來,火炮豈非比五絕更厲害?
幾個人向楊康大拍馬屁,恭維他從此之後將天下無敵,還給火炮安上一個名頭,叫做“殺絕”,意思是人擋殺人,絕擋殺絕,一個都跑不掉。
楊康聽了也不禁得意,對火炮更加看重,一發炮彈也不願再浪費在試射上了,指派彭連虎等人專門護送火炮,與自己共同啟程向襄陽戰場趕去。
此時趙洵通過分析各方麵情報,對襄陽的局勢已經不是那麼擔心了,泗州分號的事情也料理完畢,總體上還是令人滿意的,一條南北溝通貿易的地下渠道基本成形,下麵的事情就是等著貿易機製步入正軌、如常運轉之後所帶來的巨大收益了,所以趙洵根本不願意在北金多所耽擱,隻想馬上返回南方,接著處理應對射雕曆史中的主線任務。
隻是他剛一提這個離去的打算,立即就招來楊康的強烈反對,死活不放他走,非要讓他陪同一起去襄陽。
趙洵知道楊康有心在這場戰爭中嶄露頭角,樹立起自己的威信來,好為今後順利接班打下基礎。在這種關鍵時刻,當然最需要自己這個頭等師爺在旁襄助,話說他身邊怎能少得了素以智計服人的汪師爺?
在楊康苦苦慰留之下,趙洵隻好勉強同意。心裏計算一下時間,從泗州到襄陽一個來回,趕得快的話要十五、六日,而楊康比他還心急,隨身帶上了好幾撥換班的車夫,日夜不停兼程趕路,這樣一來,路上花費的時間還會更短一些,應該可以趕得及去桃花島。
在趙洵記憶裏,郭靖到了桃花島之後,先是在島上迷陣裏失陷了一些日子,和老頑童周伯通相處多日,智商大爆發學會了好多功夫,這才等到歐陽父子上島提親。這樣算下來自己還是有點時間可以糟蹋的,就是不能太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