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戲耍得那些家奴們也夠了,眾化子當中一名為首之人笑嘻嘻地走了出來,向高小公子一幹人唱了個深喏,假作斯文地道:
“相公在上聽稟:非是小的們蠻橫霸道,強占了這條上山的道路,隻因近日嶽陽城中討化艱難,大人老爺們一毛不拔的居多,我等叫化子饑餓難耐,隻得在君山上四處搜刮一遍,設下一個‘百龍大宴’,好填飽這幾百名兄弟的肚子,倒教公子笑話了。”
高公子初時還聽得有些糊塗,仔細一想才醒過味來:
“什麼?你是說山上有……有一大群叫化子,正在……正在烹蛇……”
首丐笑道:
“正是!相公若是有興,也可親身前往,湘區蛇羹乃是無上美味,相公一嚐便知。”
高公子乃是讀書人出身,要說吃蛇倒還罷了,但一想到山頂正有數百上千名肮髒邋遢的要飯的圍著一口破鍋吃得湯水淋漓,登覺有些反胃,軒轅台賦詩的雅興也化作烏有,怒哼哼地一甩袖子:
“胡作非為!今後在嶽陽城中,你們給我仔細著了!”撂下一句狠話轉身就走。
首丐在後麵笑著道:
“多謝公子指點!今後我等在嶽陽城中討化,定是要多留意一下公子的寶宅了。”
高公子心中一寒,若是被這些叫化子輪番堵著自己門要飯,那可是一個惹厭之極的大麻煩,就連官府也不見得能禁絕得了!當下不敢再發狠,帶著同伴家奴灰溜溜地離去了。
眾丐笑了一回,仍是如前守住上山路徑,但有人來即行驅離,隻是掌握著一個出手的分寸。
眼見白日無事,一直等到晚間,月出了東山都沒見到幫內有指令傳下來,眾丐們等得有些心焦,輕聲議論著這次老幫主不知定下了何等樣的深遠籌劃,與四位長老及一眾八袋、七袋弟子們商討了這許久,瞧來丐幫是要迎來一次巨大變動了!
正自猜測之際,忽見遠方湖麵上掠過三道焰火般的光芒,其色一紫二藍,發出嗤嗤聲響隱沒於暗夜之中。
那首丐極富江湖經驗,一見之下吃驚道:
“是鐵掌幫!如何卻在這個時候前來拜幫?”
過不多時,君山頂峰上也飛出了三道火箭,卻是幫中首腦已知曉此事,放出火箭表示迎客的意思,隨著便有四名七袋弟子從峰頂下來,恭候在道路一旁,而那名首丐自是帶著手下弟兄讓開了上山通路。
湖中來船停靠岸邊之後,數十名黑衣人簇擁著一位老者來到山腳下,略一打量便往山上行去,行止間自有一股睥睨之意。
除了老者及那些黑衣人而外,這一行隊伍中還另有數個普通裝束者,並且隱隱以中間一名麵容清秀的少年人為中心,也隨著走向了山頂。
眾丐看在眼中,卻不知這幾人又是什麼來頭。
首丐喃喃自語道:
“老幫主才自定下了一個大章程,便有人巴巴地送上門來祭旗,我瞧這是丐幫要大興的征兆嘍……”
原來鐵掌幫崛起於川湘之間,幫眾良莠不齊,倚仗人多勢眾很是在當地做下了許多人神共憤的案子,與丐幫時有衝突,拉了不少仇恨。若是其它時候倒也罷了,聽說鐵掌幫主裘千仞武藝精絕,一雙鐵沙掌的功夫已臻化境,便是方才從身邊走過,首丐瞧著也隻有幹瞪眼的份兒,但今日有老幫主親身在此,一個小小的裘千仞又算得甚鳥!
至於另外那幾位明顯是鐵掌幫邀來助拳的武林人士,則壓根兒沒被首丐放在眼裏。
由這樣一個小小的插曲也可以看出,自從趙洵穿越至此,深刻地融入到了南宋生活以來,通過逐步推廣頒行各項政軍律令,以及借由自己的一些行為幹擾了射宋的正常曆史進程,則朝堂民間均是正氣漸長邪氣漸消,反映在武林江湖之上,便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丐幫低階弟子也有著滿滿的正能量,並模糊地感覺到正義力量的增強,邪惡勢力必不長久!
說話間鐵掌幫一幹人已來到君山峰頂軒轅台下,汙衣派長老魯有腳奉命在此迎接,將裘千仞等為首幾人迎上軒轅台,而數十名黑衣人就候在了台下。
上得台去,一直跟在裘千仞身側的那名俊秀少年,嘴角含笑掃視一周,將台上眾人都收入了眼底。待見到台側遠遠一角有個十八九歲的粗衣青年仰麵望天,癡癡呆呆地不知在看些什麼東西,渾然不覺身遭變故的樣子,俊秀少年大吃了一驚,心中暗道:
“怎麼是他!此人如何又到了這裏?這下可有些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