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鋒抱著對趙洵的不信任態度開始嗆聲:“你一去一回花剌子模,用了大半年時間,那個什麼阿尤布王朝離得更遠,你覺得金國有多大必要去這麼遠的地方幫別人打仗?”
楊康也道:“我覺得也是,汪賢弟這個想法有點異想天開了,眼下我們自顧不暇,哪有餘力抽調兵將去那種地方!而且既然是支援作戰,又怎麼可能擴充我大金版圖?”
趙洵點了點頭:“二位有此疑問也是該當,不過有些話我還沒有說完,且聽我細細道來。這位秘使雖由阿尤布所派,實則其人乃是花剌子模的一個死對頭,盤踞在大食國拉莫特堡的山中老人教派裏的首腦人物,這支教派在西域一帶極有勢力,如果金國借著支援阿尤布的名義行那假途滅虢之計,先去滅了花剌子模,則該教派必然能夠提供極大幫助。這是其一。”
“蒙古人雖然在金國疆界騁快於一時,但師老疲蔽,士卒軍將均欲返回草原久矣,更兼花剌子模與蒙古漸成水火之勢,據我想來,過不多久蒙古人就會逐步撤軍去對付花剌子模,而我大金軍隊趁勢壓上,攆著蒙古人往西邊跑,我們在後頭收拾中亞殘局,不費一兵一卒,唾手可得大片地盤,豈非美事一件?這是其二。”
“至於第三點嘛,”趙洵來回看著麵前幾人,嘴角掛上了一絲笑容,
“大金國的未來由誰說了算,可不是靠著內鬥殺人就能奏效見功的,要有實實在在的功績與之相襯才行。完顏兄剛從軍隊中曆練回來,如果在蒙古人撤兵之前提出跟隨蒙古人的步伐進軍中亞之議,則後麵事態的發展隻會讓大家都來佩服完顏兄的見事之明,同時完顏兄也要加入都元帥完顏綱的軍隊,一起去花剌子模建功立業,等將來得勝歸來之際,休說是三王完顏洪熙,那時又有誰能與完顏兄相匹敵?天下歸屬若何,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麼!”
這番分析絲絲入扣,合情合理,不止照顧了老王爺完顏洪烈的感受,還滿足了楊康的願望,謝懷遠不由得拊掌稱讚,就連歐陽鋒聽了都隻能默不作聲。此時的他或許還想起了在九龍山上自己給歐陽克支招的情景,其實就憑著汪天賜的這份見識能力,把他三個歐陽鋒綁在一起怕也不是人家對手!
武功,唯有武功才是歐陽鋒略足以感到自傲之處,你便是見識再高明,最好別讓我挑出毛病來,否則惹毛了老夫也是照樣舉掌以斃之!
最後還是完顏洪烈經驗老道,思索片刻後說道:“天賜此計著實可行,等下康兒便去見一見那個秘使,跟他當麵敲定雙方合作的細節。隻是若要真正開始實施此計劃,必得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
他看向趙洵,二人頗有會心地相視一笑,卻都不再說破。
楊康的腦袋瓜子也不白給,苦思之後不由恍然大悟,但他不像那兩人能沉得住氣,見歐陽鋒探詢似地看著自己,一時興奮難耐,脫口而出道:
“蒙古之圍解矣!”
不錯,持續了一年多的金蒙之戰,終於在南宋嘉定五年三月初,隨著蒙古部隊陸續撤離金國疆域而默認結束。
在後世史學家看來,雖然蒙古人一度攻占了金中都,打下了金國北方的眾多重鎮要府,但是蒙古人主動要求與金國議和,卻被聯合議事堂斷然拒絕,在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蒙古人便開始撤離,故此這場戰爭隻能看作是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又一次騷擾。在蒙古人離開中都的那一刻起,戰爭就算是結束了。
至於其後金國朝廷在趙王世子建議下,與宋軍合兵一路向西追擊,席卷蒙古各部,滅亡西遼王朝,重創花剌子模,並最終打到了裏海之濱,與蒙古人在歐洲東部地區和西亞次大陸分別建立起北元和西金兩個國家,那就是另外一場開國之戰了。
書房議事之後,接下來幾天趙洵分頭會見了汴梁城裏的汪氏商聯中人,召集他們開了幾次會。
如今汪氏商聯這些人算是混出頭了,以前都是草根一般的人物,哪怕是宗室皇族也還是皇族裏的草根,但隨著徒單南平等一些宗室子弟逐漸擔任了金國朝中的顯赫位置,並通過巨量利益輸送,打通了本宗族那些老資格王公貴族的關係,他們在宗族中的地位就越來越穩固重要,也由此帶動了汪氏商聯的生意越發興旺。
飲水思源,這些人對於提拔他們並向他們提供了一個完美表現舞台的趙王爺和汪師爺自是感激莫名,常懷報效之心。隻是當一個利益集團形成之後,便會自發產生獨立的思維智慧,任何膽敢損害自身利益之人都會被毫不留情地剔除出去,哪怕是創始人也不例外,故此當完顏洪烈一意孤行與宋朝作對時,遭遇了那樣的下場也就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