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拔弩張7 第二十一節(2 / 2)

他坐在座位上,一時間心亂如麻。不由得抬頭看向了對麵的祝淮,祝淮就坐在不遠處,視力所及,對方臉上仍是聲色不動。等眾人吵聲稍歇,他才站了起來,慢條斯理地道:“娘娘身懷天家血脈,金枝玉葉,已近臨盆,一旦有個閃失,豈不是我等罪過。”說著,他拍了下掌,高聲道:“來人,有請娘娘。”

祝淮剛說完,就聽得院子外一個太監尖著嗓子高喊:“賢莊娘娘到。”緊接著,兩個侍衛抬著一頂明黃小轎,從外麵緩緩走了進來。明黃之色,代表皇家。現在整個江南五省,有資格用這個顏色的,除了陶雨還能有誰?

院子裏頓時好一陣亂,所有人都離座而起,然後跪伏於地,口裏道:“娘娘安好。”陶雨清冷的聲音從轎子裏傳了出來,灑過全場:“各位,都起來吧。”

近衛營武者,見皇室成員,有不下跪的權利。吳明現在是統領,自然也在此列,但他卻不想托大,連忙站了起來,也是低頭,恭敬地站在一邊,心頭卻在尋思:“陶雨來得好快,顯然是早有預謀了,看來,李忠這一手使出來,卻正好墜入了祝淮的觳中。

果然,陶雨待眾人都站得穩了,才一字一頓地道:“如今北地並不太平,本宮暫時不想回京都,等小天子誕生之後,再做他想。”

院子裏靜極了,過了好半晌,院子裏才發出一陣如潮般的歡呼。一些老者更是跪了下來,眼中熱淚盈眶,嘴裏大聲道:“娘娘英明,娘娘萬壽無疆。”吳明有點想笑,陶雨這一手使出來,說實話,生生把東漢推到了內戰邊緣,他實在看不出,這“英明”二字從何談起。

也許,任何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得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樣的吧。這世上又有幾人,能維持自己這種超然的狀態。甚至,連遠在京都郊外的酒道士,在麵對南蠻獨立的時候,也選擇了默不作聲的態度。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搖了搖頭,隻覺得更加茫然。

李忠臉色鐵青,他“赫”的站起,咬牙切齒地說道:“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祝總督和娘娘的態度,我記得了。既如此,我這就回到北方,將此事告於家父。”說完,掃了祝淮和眾人一眼,冷笑了一聲,領著一眾家丁護衛,拂袖而去。留下一個林應歡,坐在原地,被十來個武者圍著,尷尬不已。

宴會開到如此地步,後麵的酒席吃得也是全然沒了味道。好在李忠走後,祝淮走到林應歡身邊,兩人互相喝了幾杯。使得宴會的氣場,才稍見緩和。

宴會開到日落西山,才算結束。臨近結束時,祝小龍頻頻提醒:“師傅,別忘了,一會還有拜師大禮呢。”看到吳明有點心不在焉後。他幹脆坐在了吳明旁邊,吳明無法,隻得讓楊雄帶著一眾近衛營戰士先走。他們眉開眼笑,在田洪的口哨聲中,被楊雄帶著,嘻嘻哈哈地去了。

戰士們今天都喝得有點高,加上比武贏了,心情自然不錯。吳明也不好去怪他們。

待人已經散了大半,林應歡在一眾武者的護衛下,走了過來,他向吳明抱了抱拳道:“吳大人,我先告辭了,今日風朗氣清,應該是個賞月的好天,推窗望月,自有一番雅趣。”

此時,院子裏已經燃上了紅燭,他盯著吳明,一雙眼睛裏卻有許多莫名的意味。吳明想起自己拾取的那張小紙條,也是抱了抱拳,微微一笑道:“林大人放心,小子省得,定不辜負如此良辰美景。”

等所有人都散盡時,已近亥時,整個院子裏一片狼籍,隻有一些下人在收拾桌椅。吳明就站在屋簷下,默默地想著心事。祝小龍倒叫過他先進屋歇息,但吳明理也不理,他也不好自己單獨進屋,隻得無奈的站在吳明身邊,陪著對方一起發呆。

這時候,祝淮在胡管家的陪同下,從夜色中鑽了出來。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對著祝小龍怒聲道:“小兔崽子,叫你好好禮待你師傅,你就這麼招呼的麼?”

祝小龍道:“我叫過,可是……”他聲音裏大是委屈,但又不好說出怪吳明的話,隻是看了一眼吳明,滿臉通紅,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