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江而治6 第六節(2 / 2)

唐軒被吳明送過來後,就在近衛宮附近購了間房子。那些跟隨他一起前來的太學院教習,大多數都被南寧學院聘請了去。也有少數人去了江南的各個部門,成了小吏。但不知怎的,祝淮卻對這個名滿天下的“唐鐵嘴”不聞不問。吳明每次提及此事,唐軒總是淡淡的笑笑,也不多說,他也不好去強求人家去求官。

今日他前去見祝淮,難民的問題是主因,其次麼,就是為唐軒謀得個一官半職了。好在祝淮雖然稍微猶豫了下,但最終還是答應了。不知道唐大哥聽到這個消息,會高興成什麼樣子。他想著,腳步登時輕快了許多。

走到唐軒的小院時,老遠就聽到小唐憂“嗬嗬”的笑聲。奶聲奶氣的,活力十足。他微微一笑,邁步走了進去。院子裏點著個燭台,唐夫人正抱著唐憂坐在院子裏,正逗得小家夥直樂。唐軒正坐在另一邊,手裏拿著本書,搖頭晃腦的吟道:“人生難得幾回閑?稀裏糊塗隱世間……”

這詩在秋水一的詩文集裏有收錄,原文根本不是這個樣子,被他改得麵目全非。吳明忍不住樂了,大笑道:“唐大哥,你是閑得發慌是吧?今日正有個喜訊要告你。”

兩人見吳明來了,大是高興,同時站了起來。唐軒道:“今日下午正要去找你,沒想到你倒自個兒來了。”唐夫人慌忙把小唐憂放在旁邊的搖籃裏,道:“吳大人,你稍等,我去給你們做點宵夜。”小唐憂正被唐夫人逗得起興,此時卻被放回了搖籃,那裏肯依,頓時“哇哇”大哭起來。唐軒那裏還坐得住,慌忙站了起來,抱起了她。心肝寶貝的托著,嘴裏道:“乖,別哭,別哭了。媽媽一會就好。”

吳明皺起了眉頭,道:“唐大哥,你們也不請個下人什麼的,一個人全讓嫂子操持,如何可以?”

唐軒正抱著小唐軒哄著,聞言抬頭看著吳明,苦笑了一聲道:“吳大人,先父兩袖清風,留給我最多的隻是藏書。至於錢財之類,那就羞於啟齒了。搬到這裏,租這個院子我們的積蓄就花得差不多了。再要請個下人,人倒是請得起,但三餐咱們可管不了。”

吳明心頭默然,唐軒說的倒是實話。這些難民湧過來,家家戶戶都或多或少帶著點盤纏,錢倒是有了,但城裏的米價卻是飛漲。唐軒抱怨米價太貴,正是此理。他接口道:“明日起總督府就要開倉賑糧,並且以工代賑,這米價應該會跌下去……”

唐軒苦笑了一聲:“吳大人啊吳大人,有時候你機警得讓人歎服,有時候又傻得可以。李鐵的大軍不退,這米價那有那麼容易跌下來。”吳明訝道:“這裏麵難道還有什麼問題麼?”

“我東漢承平日久,而江南又是魚米之鄉,水陸交通便利。這麼多年下來,存糧肯定是極多的。其次麼,雖然和北方斷了來往,但海灣和昆洲兩省本就盛產大米,多的是存糧。而其他兩省也能做到自給有餘,江南幾省地勢都較緩,交通上更是水陸並進,比其他幾省好了不知多少倍。既然存糧和交通上不存在任何問題。那麼這幾十萬難民呆在南寧,尚不足一個月,消耗的糧食恐怕也有限。就算米價稍有浮動,也斷不會這麼漲這麼快的。”

吳明一驚,聽唐軒這麼一分析下來,果然有點道理。正想著,唐軒卻斷然道:“米價上漲之由,最主要就是城中的大世家,大商家見有利可圖,囤積居奇造成的。如果不根治這個緣頭,這場戰爭打多久,這米價就一直會居高不下。”

吳明勉強笑了笑:“唐大哥,也許你想多了。”

他雖然嘴上不承認,心中卻沉重之極,唐軒分析得有理有據,他其實已經信了個八成。下午走出總督府時,自己還自信滿滿,以為終於做了件利民的大好事,此時聽唐軒一分析出來,卻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幼稚可笑。

這時候,唐夫人已經端了一盤子點心出來,擱在了茶幾上。唐軒把小唐憂遞給唐夫人,指了指旁邊的小凳子,笑道:“如今做大哥的是一窮二白,今天就讓你嚐嚐地道的京都民間小吃,這可是你嫂子今天才做好的,斷不能浪費了。”

他說得很是輕鬆,吳明也隻有收拾心懷,順勢坐了下來笑道:“如此,倒是叨擾大哥大嫂了,最近一直東奔西走,這種恬靜的日子已經好久沒有過了,恐怕過不了幾天,戰事又起,到時候想和唐大哥這麼安靜的坐一會,恐怕也沒了時間了。也不知道,這戰爭何時才是個頭。”

發完了感慨,唐軒倒沒說什麼。倒是唐夫人抱著小唐憂,突地插話道:“吳大人,你也老大不小了,還是早點成個家吧,這樣身邊也好有個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