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明跨上高大雄駿的南望,引領著祝府結紅繁花馬車從街頭上轔轔而過時,丞相府的送親隊伍奏起了宏大祥和的雅樂,近百個衣帶飄飄,紅衣如火的宮裝侍女在樂聲中翩翩起舞,清脆悅耳的歌聲同時響了起來:
山雪猶在寒未消,
城中滿春潮。
乳燕喚新柳,
蝴蝶雙雙舞夭桃。
舉杯邀歡盡綠酒,
莫負晴光好。
郎妾互結縭,
恰得見、
白頭翁媼。
……
那是《春歸》詞,正是尚宮局四曲之一,此詞譜歌之後,清越歡快,唱起來自有一股喜悅之情。無論是官員還是普通百姓,每當婚娶之時,大多以此歌祝福新人,所以這首歌十分大眾化。廣場街沸騰了,所有城民齊聲相和,祝福的歌聲響徹整個南寧,整個南寧城從白天到夜晚,都洋溢著在一股宏大的喜慶氣氛中。經過這樁喜事,似乎戰爭帶來的創傷也消失得幹幹淨淨。
迎親的隊伍在近衛宮旁的一座大莊園旁邊停了下來。
南寧城不缺大型庭院,多的是達官貴族在此定居,甚至購置房宅。而這幢建築正是祝淮奏請,陶雨親自下旨,以國庫拔金的形式盤下來的。買下這幢大型莊園後,祝淮下令,讓工部尚書劉澤親自帶人,再次把這個莊園修葺一新。
劉澤很是心細,門前的街道被開辟出了一片車馬場,兩個怒目石獅上則纏著大紅綢布。石獅是由罕見的青玉雕刻而成,甚至連門前的廣場也是由大青磚鋪就,然後由糯米夯實,整潔而又實用。而門口正中,一方墨玉扁額高懸,上麵金燦燦寫著三個大字:統領府。門口右側的石獅頭上,則龍飛風舞的刻著四個大字——忠義無雙。右方同樣筆走龍蛇——神威蓋世。四個同樣罩上了大紅錦袍的近衛營戰士在門口標槍一樣的站立著,一齊手按連鞘快劍。更為這幢建築在喜慶之餘,彰顯出幾分深沉的威勢。
進得門口,裏麵就是一道康直大道筆直延伸,在大道盡頭,一座近十米高的大廳巍然聳立,上麵也是黑匾金字:議事堂。道路兩旁則是挺拔的青鬆,各種小道上也是擺滿了各類菊花,花團錦簇,繁華似錦。這是統領府議事之處,也是待客大廳。
院子左側,則是一溜廂房,以供仆人雜役居住。而右則,則是廚房以及雜物間。穿過前院的左右兩個月亮門,則到了後院。這裏又是一方天地,幾乎與前院有相同大小。這裏做為新婚夫婦的起居之地,則是假山亭榭,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而在正北方,一幢三層高樓在各類長青樹中若隱若現,那正是主人的臥室。旁邊則是一些精致小房,分別是書房,小廚,觀景台等等各類建築一應俱全。甚至連南望,都在後院的一個角落裏有了一個專門定製的馬廝,雇了專門的馬夫照料。整個後院顯得幽雅而不失婉約。
對統領府的修葺改造,不但有劉澤的心血,祝玉清更是在百忙中,專門來過幾次,親自監工。她知道,這個和自己即將大婚的夫君,從來不會把心血放在自己的府邸建設上麵,更別說弄得如此金碧輝煌了。但她更知道,自己的新婚夫君畢竟是軍方開府之人,肯定得有自己的門麵。如果建造得太過寒酸,反而會讓許多人看不起,更會讓許多人起其他心思。而門口的“忠義無雙,神威蓋世”八個大字,看起來口氣大得沒邊,但那些世家大族,懼怕的就是這個。
而吳明,有時候就是顯得太過仁慈了。
天,漸漸的暗了下來,當南寧城的圓月爬上城頭時,狂歡的夜市才剛剛開始。今日禁軍衙門早早有令,全城通宵狂歡,不禁夜市。喧鬧了一天的統領府,則隨著賓客的散去,而漸漸安靜下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整個後院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銀輝。祝玉清掀開蓋頭,露出一張精致的俏臉,望著天上那輪明月出神。
月亮,圓圓的,像紡車,紡著她浪漫的遐思。
她把一雙玉手支在秀氣的下巴上,憑欄遠望。借著詳和的月色,端詳著這個院子的假山、石亭、小橋,翠柏,這個笨蛋在音律,詩詞上麵還頗有天賦,應該和自己很能交心吧。她似乎看到了自己正在翠柏下輕拂焦尾,而吳明則在一旁仗劍輕歌。想著想著,一絲醉人的笑意漸漸浮上了她精致的臉頰。
樓下突然傳來一陣響動,她心下一慌,連忙站了起來,逃也似的跑進了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