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草是大軍命脈,台本殊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這等道理,肯定看管極嚴。要想在四十萬大軍中燒掉對方糧草,談何容易?所以要動手腳,還得從內部想辦法。蘭寧在東蒙大軍裏自然也有探子,但這些探子隻是個別的,私下通風報信倒還可以,要想在重重護衛下放火燒糧,那肯定力有未逮,純屬找死了。
放火燒糧之事,人少了肯定不行。人多了又安插不進去,也容易引起敵人警惕。所以這放火的一部分人,不但要有一定數量,還需要精。軒轅靈和吳明相見之初,就向他大倒苦水。而黑甲軍內哄一幕,則是吳明自導自演的一個把戲而已。隻是為了逼真,開始並沒讓左憂知曉。就是怕知道的人多了,被隱藏在蘭寧的探子看出破綻,如此一來,被吳明“清除”出去的幾百個黑甲軍,那可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因勢利導,扼殺可能於萌芽。一個有全局觀的將軍,自然不能等事情發生了才去救火,而需防患於未然。黑甲軍是李源一手帶出來的,對他肯定有感情。而吳明和李源,兩人陰差陽錯之下,已由至交好友走到了對立麵。當吳明寫信給那顏達,偷襲李源時,吳明固然昧下了最後的一點良心,同時也認識到了黑甲軍裏的內部隱患,所以才有了他主動攆人這一幕。當時是有一部分士兵想要離開蘭寧去找李源,但遠沒幾百人,僅僅幾十人而已。這些人大多是李家旁係,和李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吳明卻一個沒放,全部私下關起來了,就等戰事結束再做定奪。而前去“投靠”李忠的幾百人,則是精挑細選的心腹。至於那李鬆,確有其人,隻不過真人被吳明扣了下來,現在是周吉假扮而已。
“勢強用正,勢弱用奇。”吳明不由想起《行軍策二十四問》上的一句話了,而祝玉龍也曾苦口婆心的勸誡他:“行險之術,可一而不可在。兵家之爭,勢弱用奇。如果一味取巧,那就不是兵家了,而是賭徒,如果一味靠賭,早晚得輸得精光,自己身死是小,但千萬將士何辜?”經曆過的戰事越多,吳明對上述觀點更是深以為然。隻是西征伊始,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中路卻是勢力最弱的一路,就決定了吳明隻能行險,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他清了清嗓子,繼續朗聲道:“如今敵強我弱,困守待援不行,正麵一決也不行,所謂打蛇打七寸,勢弱用奇,隻能在敵人的糧草上做文章了。”
“勢弱用奇”,“奇”之所以為奇,就在於出人意料,想人所不能想。第一漢寧之戰,南漢千算萬算,都沒算到李鐵會在戰書下達後,全軍壓上,差點吃個大虧。在這裏,李鐵就是打破人的常規思維,也算用奇。
雙彙城下,眾人都將暗道看成南漢偷襲雙彙的一大利器,所以守城方早早把土石把通道從裏麵堵死,如此一來,攻方自然沒法從暗道攻進城內,守方也對裏麵發生的事一無所知,以至讓吳明鑽了空子,埋下炸藥,結果一舉破城。
而在青庭草原上,吳明示敵以弱,引誘薑環出擊。薑環將計就計,在他即將和波斯見麵的前一夜,用狼牙軍突襲,差點讓他功虧一潰。幸得艾絲特命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在這裏,薑環所作所為,仍是一個奇字,大出吳明意料之外。
敵人四十萬大軍,氣勢洶湧,隻能斷其糧道,毀其輜重,才能一舉破敵。幹比噶草原以西,草地貧瘠,這對蘭寧來說,固然是個災難,加劇了糧草危機。但萬事有利也有弊,這等貧瘠的草原,變相於堅壁清野。對攻城方來說,人吃的糧食和肉類需要準備,牲畜用的糧草也要需從後方運來,這就變相的增加了後勤負擔,對於蘭寧來說,就是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