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結網1(2 / 2)

商羽坤微微一笑,不著痕跡的教唆主子:“正因為如此,公爺才需努力,成為人上之人,使得招撫融合之策,能夠長期,穩定的執行下去。”

吳明現在是中西總督,領國公銜,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要再進一步,成為人上之人,那就隻有自立為帝了。

商羽坤如此說,顯然有言語試探和綁架的目的。這幾年,中西勢力日強,其下文武也是蠢蠢欲動,商羽坤還好點,頂多隻是偶爾提提,敲敲邊鼓。那些武將卻直接多了,其中尤以簡飛揚這一派人為甚,他本就是個土匪出身,一眾屬下有樣學樣,也被帶得匪性十足,也不知多少次聚眾嚷嚷,要吳明自立,以搏個從龍之功了。

吳明心下略為不悅,臉色一沉道:“商兄,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你過了。”

有些事,點到即止就好。定國公雖一直對自立之事甚是抵觸,但人非草木,耳熏目染之下,肯定有所觸動,現在戰事正緊,談這些也言之過早。所以商羽坤並未繼續下去,而是巧妙的轉換了話題:“公爺,屬下所賀之喜,非僅一個磐川,而是指祝將軍。”

吳明也不想在那個話題上糾纏,接口道:“小龍麼?這倒也是。他為我中西拿下大阿,完成了對北漢的首勝。不但大大激勵了我方士氣,更令我中西大軍有了落腳點,是該慶賀。”

商羽坤點點頭:“甚是,祝將軍在這次突襲戰中,表現可圈可點,已有名將風采,恭喜公爺,又添一員可獨擋一麵的虎將。”

人力時有窮盡,一個首領再是厲害,總不可能事必躬親,這就需要下屬為他分憂解難。如果下麵人才濟濟,自然無往而不利。所以站在君主的角度來說,其獨擋一麵的人才越多,其潛力就越強,這也是其勢力走向成熟的標誌。

想到以前那個天真活潑的少年,吳明心頭滋味莫明,卻無半點祈悅之意,隻是道:“不過我軍雖拿下了大阿,卻不能得意忘形。目前,最著緊的,還是以大阿為跳板,將整個連特省接手過來。”

商羽坤搖了搖頭:“公爺,現在北漢兵力空虛,依屬下看,最好馬上發兵,朝京都出發,定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從連特到京都,都是一馬平川,距離也近,如果真納商羽坤建議,也未嚐不是個辦法。可畢竟剛占領大阿,後方不穩,出兵風險也大。這就是個兩難之境,孰優孰劣,吳明也拿捏不準。他想了想道:“商兄,現在出兵京都,後勤就有被斷的危險。再說了,大阿被占,這是件大事,都過了十幾天,敵方肯定也得到了消息,有所應斷,雖然目前還沒京都的消息,但也不能據此判斷,對方就未有作為。所以這個險,並不值得冒。”

商羽坤心頭一凜,深以為然道:“公爺說得是,是屬下被勝利衝昏了頭,有些急功近利了。”他沉吟了下,又道:“不過都過了十來天了,按說京都早得到了消息,怎麼到了現在,仍是丁點消息也無,難道李鐵真是準備放棄連特省了?”

他話剛說完,就聽城頭傳來一聲喊叫,聲音滿是驚惶。吳明治軍甚嚴,不由抬頭喝道:“什麼事慌慌張張的?”

大阿原有守軍一萬,而祝小龍僅有五千人,突襲得手後,兵力不足的毛病就暴露無疑。這麼點人,還得維持當地治安,看守俘虜,那有餘力做其他事?這段城牆本有個箭樓。祝小龍一通炸藥,把此處炸了個麵目全非,那座箭樓首當其衝,自難幸免。到得如今,城牆還未修複,隻在旁邊用木架支起了個高台,權當了望之用。

高台上站著個士兵,正一手舉著個千裏望看著。千裏望雖然珍貴,但中西軍卻不會虧待自己,現在部隊已普遍裝備了這東西。那士兵聽得嗬斥,取下千裏望,轉頭向吳明等人道:“公爺,城外五裏處,似有大隊人馬。”

吳明和商羽坤對望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裏的驚恐,同時叫道:“是敵人!”

奇襲大阿成功後,周邊地區仍在北漢控製中。說形象點,他們現在已深入敵後,在這裏出現大隊人馬,自然是敵非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