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從高天奇的話中聽出了梯雲縱這一門功夫竟然還有這麼高深的學問一時之間王陽也無法地預及到究竟自己該如何的去對付高天奇。
但是高天奇這個時候依舊用快得離譜的速度,那兩個一模一樣的身影依舊展露在了王陽的麵前,但是高天奇雖然已經用處梯雲縱的更深一層次的招數但是似乎他暫時沒有想要攻擊的念頭,於是高天奇繼續說道:“古今之人能通宵梯雲縱陰陽二功的便隻有武當派的鼻祖張三豐一個人,而張三豐這個名字好像就預示了他的不平凡三代表的是陽的意思在周易六十四卦之中三還是乾卦的意思,而豐就是代表了坤卦,其性質就是屬陰,所以三豐這兩個字便就代表著乾坤合一,陰陽相融的意思。所以張三豐就是天生的武學的奇才,更是內家拳之中絕無僅有的高手,所以他的向來的理念便就是以靜製動,以柔克剛。”
當他從老聃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之中就得到了靈感再加上之人對於武功之中的先導,同道家的理論和道教的修煉緊密地相連於是便就創造出冠以道家的內涵與教義的內家拳法與拳技,而對於梯雲縱的這種心法和武功的創立卻是來自於自然之中,當時張三豐在邋遢崖修行悟道之時便就看見了一隻大鳥與一條蛇在打架,每當鳥上下翻飛去擊打長蛇的時候,蛇便就蜿蜒輕身,輕靈閃避,從來沒有被這隻大鳥的尖利的爪給擊中過,等到相持了太久的時候,大鳥已經精疲力竭了,所以看見了沒有一點點地收獲便也就無可奈何地飛走了。長蛇這個時候躲避了大鳥的一連串地刺擊同時他也重新變得安全了,於是長蛇也自由自在地鑽進了草叢之中去了。從此張三豐便從中得到了啟發悟出了輕靈之步可以速度和高超的身法來躲避猛烈的攻擊,從而便就可以以弱勝強,以柔克剛。於是從悟出的這個道理之中,張三豐便就創造了自己生平的第一本輕功的秘笈也是自己生平之中的唯一一本武功秘笈,這本秘笈融彙了自然煉氣之理,在其他門派的輕功地練習的基礎之上,再加上道家的陰陽之理,便就創造了梯雲縱這門功夫,而梯雲縱這門功夫雖然是單純地僅憑輕靈高超的身法來取勝的,與以往的輕功不同,以往的輕功確是在身法之中,再加上武術技擊的步法,這個樣子輕功也非單純的輕功了,身法的使用隻不過是給武術技擊提供一種迷惑對手地掩護罷了。
而梯雲縱就是內涵陰陽之理,外含天地之機,以自己獨一無二的身法速度來牽製敵人待到敵人露出破綻之時或者就在自己在極快地運功之際趁著敵人不注意便一招出奇製勝而已,而這便就是張三豐對於梯雲縱的真正地理解,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輕製猛,梯雲縱這本秘笈分為陰卷和陽卷而在陰卷和陽卷之中還要在細分為基本功,正功還有重功,而正功之中分為兩式,而重功從第一重開始便可以隨著自己修煉的精深程度可以一直修煉到無限重。雖然修煉到梯雲縱的重功的無限重之後你便就達到了仙人的境界,可以騰雲駕霧翻山倒海,在瞬息之間便可行走千裏,但是畢竟人的壽命是短暫的,而武功的功法確是無限的,雖然梯雲縱的重功之中可以修煉到無限重但是又有幾個人能修煉到如此的地步,因為人的生命不可能是無限的,所以至今沒有人能夠突破梯雲縱的無限重的功力。
就連我們的武當山的開山鼻祖張三豐雖然能夠將梯雲縱的陰陽二功雙修但是在他的百年的光景之中依舊沒有能夠突破無限,因為相當於無線來說一百年隻不過是白駒過隙而已,所以在無限的時間之中哪怕是千年萬年甚至上億年對於無限來說隻不過是這無垠的時間河流之中的一個分支,所以想學到梯雲縱的無限重,絕對不是作為一個人的壽命能做的到的,你必須與日月同輝,天地同壽這個樣子你便就有無限的時間去習得無限的功法和功法之中無限的真理。
於是高天奇這個時候的幻影依舊在王陽的麵前毫無動靜,仿佛眼前的這個景象是一直禁止的樣子從來沒有動過,但熟不知這樣看似停滯的外表之下,究竟隱藏了多少高速地運轉啊,這速度是用肉眼無法能夠捕捉得到的。
在王陽的麵前有兩個高天奇直立在自己的麵前,王陽無法去預判真身的位置,因為高天奇的本尊本身就在高速地運動之中,所以就算這個時間能夠看出來高天奇本尊的位置,但是瞬息之間高天奇便就隨著高速的運轉移位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