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兩情繾綣
(不好意思,最近總覺得寫出來的文字,有質量下降的感受,可能是我急著趕文的原因。嗯,等慢慢習慣了現在的這種寫作速度,我想應該會改變的。下麵就將進入本書的第五卷了,主人公完全會脫胎換骨了,還請大家多多支持啊。)
江碧海靜立在岸邊,身周是自己布下的聚靈陣,望著眼前發狂了的長江,默然無語已是站了足有半天之久。
這裏已是在池州附近。
離開江州,拉上李宛玉,三人順長江而下,至此已是十二日之後。
他並沒有去扮作李宛玉的書童,因為無論身高,氣質,以至於相貌,在扮成書童後都會給人一種明顯是假裝的感覺。
從懂事起,便處在天界寒毒的折磨下,加上經曆了最疼受自己的恩師,仙逝而去的事實,早就磨練得他的意誌遠比旁人強盛百倍,雖然醫者的天性,清秀的麵容,令他看起來很是隨和,但卻自然的生成一種傲骨氣質,使人一眼便可覺出,他絕不可能是那種可任意呼來喚去的書童。
兼之在長安的日子,他的身體便在他不經意之下,徙然間般長高長大,輕易的超出了李宛玉比常人更修長苗條的身高,對比之下,更是沒有任何一點象是書童的跡象。
若是反過來,由李宛玉扮成他的書童,卻倒可以恰如其分,再合適不過,任誰也不會懷疑。但是這麼做,卻有一個最大的破綻,使得這樣的計劃根本行不通。仙境傳人是武林中聖地名山仙境的出世曆練弟子,若由不諳武功的江碧海去假扮,本身已是最大的破綻,何需別人懷疑這跟隨書童的真假?
不會武功,這是江碧海心中最大的痛,因為他已經明了恩師對自己的真實期望。
李宛玉在之前假扮仙境傳人時,是沒有任何書童婢仆丫鬟跟隨的,若強塞一個根本不象書童的江碧海進去,絕對會更引人疑惑,在展青玲的提議下,江碧海扮成了一個李宛玉在路上結識同遊的公子。
這樣的裝扮計劃,以江碧海那種自然生成的傲氣,裝扮了出來的公子,再無人有任何異議,一致通過。
象是有什麼神秘的力量牽引似的,三人對接下來的同遊路線,有著驚人相同的認知,都是想順江而下,到長江上最有名的天堂揚州一遊。
在這一路上,江碧海融會貫通了藍青衣所授的風水之術,結合自己對生命陣法的體悟,那種對神秘至僅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天地靈氣的感應,自創了幾種聚靈陣,處身陣中,他可以確實的感到那種更濃密的天地靈氣,那種奇異的感應,玄奧之極,無法以言語作出具體的解釋。
李宛玉則與展青玲相處越來越愉快,首先是展青玲的神妙廚藝,調治出來的無上美味,輕易的打動了李宛玉在皇宮中養刁了的胃,然後在展青玲溫宛淳和,知意解心的交流下,使得李宛玉完全卸除了對兩人的內心提備,已經真正的把展青玲當作自己的姐姐,視自己為妹妹溶入到這姐妹感情中了。
更因為她漸漸的明白了江碧海所說的的確是事實,那益心丹實是萬年人參煉製而成,那種服藥用散發出來的靈香,令她自己也大有迷醉的感覺,更由此感到了自己身上美妙的變化,所修習的功力也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兩天前已是主動要了一顆益心丹去服用,若不是江碧海解釋萬年人參的藥力太過勇猛,象她這樣的女孩子,必需十日緩化藥力,她會每天都想要服用一顆。
而十二天的可謂不間斷的順江步行,在抵達池州的上午,終於在李宛玉的提議下,休息兩天,好好的調整一下,再作前進。但此刻,李宛玉卻拉著展青玲上街遊玩去了,兩人一點也沒有之前言稱的疲憊之態了,反而是精神亦亦。
江碧海也趁這個機會,溜出城,來到長江邊上,以尋龍盤選了一個靈氣充溢之地,擺下了聚靈陣,希望由此可以修練出自在陽明真氣。
他失望了。
長江越向下遊,水勢便渝趨輕柔平緩,充滿著大江應有的開闊大氣,一眼望去,遠接連天,幾乎望不到對麵。在微風輕拂下,水波蕩漾,鱗射微光,閃耀生華,會讓人有如置身於湖邊的感覺。
但是在這一刻,卻是驚濤拍岸,怒浪騰空,隨著越來越低的烏雲壓向地麵,更在狂風鼓送下,挾帶著整個長江的水一波一波似無休止的咆哮著,首當其衝擊打著阻擋著它為惡的河岸,仿若下一刻便會衝破這阻擋。
不下於暴怒中的大海,甚或尤有過之。
外麵的長江是如此的激蕩起伏,卻不能引起江碧海內心失望哀莫以至於心死的如同死水的心境任何變化,那怕是一點小小的漣漪。
狂風吹拂著他的書生文士袍烈烈狂舞,緊貼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曆經苦難長成的堅強身體,顯現出一種男子至剛至陽的線條,配合起他此時清秀臉上幾已心死露出來的傷心憂鬱之態,足可使任何女子為之尖聲狂叫。
江碧海心中充滿了平靜的悲哀:“究竟是怎麼回事?怎麼回事,為什麼明明能感到周身充溢無邊的天地靈氣,卻絲毫不能吸納以為己用?這比絲毫感覺不到,還要令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