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下大勢(中)(1 / 2)

洛陽自從隋朝建都以來,又經楊廣開鑿運河,以洛陽為中心,連通南北,西到長安,東至海,南達餘杭,北抵涿郡,使得洛陽內外水陸交通的便利,在天下大城中首屈一指。除去本來的洛水貫穿全城外,更是還有東瀍河、西穀水、北金水渠、南通津渠、通濟渠、伊水、漕渠、道渠、重津渠、丹水渠與大街小巷縱橫交錯,車船相接方便無此。

因此,洛陽城中的大橋小橋相應的也數不勝數,其密度到了可謂兩三步之內便要經過一橋,在這其中,天下知名的名橋也相應的無數,但論到名氣之大,仍要數江碧海眼前這天津橋為第一。

白玉誰家郎?

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

驚動洛陽人。

天津橋橋名的由來,是把眼前這不斷奔流的洛水視作天上銀河,把隋朝時的京城看成天帝所居的“紫微宮”,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橋和宮城的南邊正門相連,叫“天津橋”,天津意思便正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這兒停、發的船是由此而駛向銀河。

整個橋以石基建成,橋長三百步,寬二十多步,塗朱紅色,橋上兩端有四角亭、欄杆、表柱,兩端有酒樓、市集,從早到晚,人來車往,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江碧海不由得為之感歎道:“如此大氣開闊的橋,我尚是首次得見,難怪能名列洛陽八景之一。”

花如夢介紹道:“此橋在隋朝時尚不是石基所建,而是以鐵鏈聯結大船而成的浮橋,當時為天下所首創,獨一無二的第一座浮橋,最厲害是,當有形體高大的船隻通過時,船體還可以自由開合,又被稱之為開合橋,更使得此橋名聲大振,為天下所知。”

江碧海為之乍舌道:“竟還有如此巧妙構思,可自由開合的橋,實在讓人大開眼界,當時能想出這一妙策的,絕對是神仙一類人物。”

展青玲微笑道:“碧海,我們來的還不算時候,此橋最妙的時候是淩晨時分,曉月當空,橋上車水馬龍,橋下波光粼粼,讓人有飛越銀河感覺,才最是賞玩的好時候。今天我們可以晚些回去,在橋頭的酒店三層望樓上,遙望賞月而歸。”

江碧海欣喜道:“那樣就最好了,哈,尹大哥嘛,就隻有委屈他將就客棧裏的吃食對付一晚了,青玲天天忙碌,也該休息一晚了。”

說笑中,三人正式步上天津橋麵,此時正近午時,天津橋上正是來往行人最多之時,但三人這樣各自特異的形象,在這些行人來往匆忙之時,仍忍不住各自分神偷看,其中更有不少假借同樣觀賞天津橋美景,隱然竟有尾隨之勢了。

其中更有人輕聲道:“看,那兩個美女又此這裏過了,可惡,那身邊忽然多出來的男人從那裏冒出來的?”

“哈,老弟,象這樣的美女,手快有手慢無,看來你是沒戲了,不過我們這種市井俗人,又那裏配得上這些出塵仙子,能有眼福遠望一眼已經很不錯了。”

這樣的話,花如夢不知聽過多說,此時隱約聽到仍然有些不自然的輕皺眉頭,目露不悅。而展青玲卻是臉帶輕笑,不以為意,在她看來,除了花如夢當得上這些評語外,若自己摘下麵紗,這些議論肯定馬上會少了一半多。

三人緩步從橋上而過,同時將目光投向橋下清淨的洛水,眺望著遠近景色,忽的江碧海靈神一動,隱約感覺到有一個高手神秘氣息迅速接近中,而花如夢則已經由剛才的不悅皺眉改為微笑道:“想不到在這裏又碰上紫煙姐姐,青玲姐姐,我怕不能陪你們到白馬寺去了。”

江碧海順她的目光朝橋下河麵投去,隻見一葉小舟適時從橋下順流滑出,上麵正有一個身形曼妙,同樣麵戴黑紗的女子,正回頭望著他們幾人微笑,招手示意。

卻正是聖月教新一代聖女淡紫煙。

花如夢不顧驚世駭俗,就那麼從天津橋上不見身形有何動作,已是憑空躍起,輕飄飄的落於淡紫煙所在小舟另一船頭。

接著花如夢悅耳的聲音飄渺傳來道:“青玲姐姐,晚上便在橋頭客棧三樓等我吧,屆時我會回來的。”

小舟在除江碧海二人外,眾人驚訝的目光中,順水開出,迅速遠去。

江碧海淡淡笑道:“想來是如同尹大哥與尊魔宮之間的師門較量吧,不過看她們的架勢,是絕不會以生死相搏的,青玲,你不用為映夢仙子擔心。”

展青玲微笑著點點頭道:“這一點我早就聽如夢仔細說過了,比你更清楚呢。她剛才這麼在天津橋上展露武功,想來是這幾天不少俗人跟蹤,已經讓她生厭了,這麼一來,至少能嚇跳不少不明事理的人了。”

江碧海嗬嗬笑道:“我上街便從來沒有這麼多煩惱,恐怕她這麼一來,要不了多久,洛陽城中稍微消息靈通的人,都會知道天下聞名的映夢仙子已到了洛陽,搞不好我們得從那家客棧搬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