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做人做事要用腦,開開心心活到老(5)(1 / 2)

17年後,這匹馬馱著佛經回到長安,它重到磨坊會見驢子朋友。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曆:浩瀚無邊的沙漠,高入雲霄的山嶺,淩峰的冰雪,大海的波瀾……那些神話般的境界,使驢子聽了大為驚異。驢子驚歎道:“你有多麼豐富的見聞啊!那麼遙遠的道路,我連想都不敢想。”“其實,”老馬說,“我們跨過的距離是大體相等的,當我向西域前行時,你一步也沒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按照始終如一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圍著磨盤打轉,所以永遠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

這是一個簡潔的寓言故事,但我們從中卻能看到一些人生的啟示。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目標,所以才被蒙蔽了雙眼,整整一輩子都隻在畫一個圈。而目標是一切成就的起點。你過去或者現在怎麼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未來想要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目標就是你對於所期望成就事業的真正決心。如果沒有目標,那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正如空氣對生命,土壤對生命,水對生命一樣,目標對於成功也有絕對的必要。如果沒有空氣、土壤、水,人就不能生存,而如果沒有目標,那麼任何人都不能夠取得成功。

蒙田曾經說過:“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一艘船,如果配備有合適的風帆,就能朝任何方向。帆雖然可以保證最有效地利用風力,但舵卻能確保船向特定的方向行駛。因此,沒有了舵,船就隻能任憑風吹,毫無目的地漫遊。

其實,人生就是一次航行,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那麼我們在前進中就失去了方向,同時目標也給我們帶來了前進的動力。傑克·韋爾奇曾經說過:“有效貫徹好的思路,就能獲得預期成果。但行動須有目標,否則就是盲動。目標有大小之分,可是必須要有。有了目標,行動就有了方向,有了動力。”

思路突破:放遠眼光,樹立長遠目標

有兩粒種子被農夫埋在了地裏。沒過多久,它們變成了兩顆同樣大小的樹苗。

第一棵樹開始就決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所以它拚命地從地下吸收養料,儲備起來,滋潤每一棵枝條,盤算著怎樣向上生長,完善自身。由於這個原因,在最初的幾年裏,它並沒有結果實。這讓農夫很惱火。相反,另一棵樹也拚命地從地下吸取養料,打算早點開花結果,它做到了這一點。這使得農夫很欣賞它,並經常澆灌它。

時光飛轉,那棵一開始不開花的大樹由於身強體壯,養分充足,終於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而那棵過早開花的樹,卻由於還未成熟時便承擔起了開花結果的任務,所結出的果實苦澀難吃,並不討人喜歡,相反卻因此而累彎了腰。老農詫異地歎了口氣,終於用斧頭將它砍倒,用火燒了。

從寓言中我們可以看出,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該給自己設立一個遠大的目標,把眼光放遠,注重自身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自然就會實現人生的理想和目標。

安德魯·卡耐基是美國赫赫有名的鋼鐵大王,他也是一個能充分發揮自己創造技能的楷模。他12歲的時候由蘇格蘭移居英國,最初在一家紡織廠當工人。當時,他的目標是“做全工廠最出色的工人”。因為他經常這樣想,也是這麼做的,最後他果真成了“全工廠最出色的工人”。後來命運又安排他當郵遞員,而他想的也是如何做“全美國最傑出的郵遞員”,結果他的這一目標也實現了。在卡耐基的一生中,他總是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地位塑造最優秀的自己,而他的座右銘就是: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在卡耐基的一生中,他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也因此獲得了幸運之神的青睞。所以,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應該有遠大的目標和理想,雖然有了目標和理想不一定能夠獲得成功,但是我們要相信如果沒有目標和理想就一定不會獲得成功。就如燕雀雖然比不上鴻鵠飛得高遠,但翅膀仍會在天空劃出生命的痕跡;正如小草雖沒有大樹挺拔的雄姿,但萌動的春意仍會為大地增添無限的生機。

做人貴在不斷地努力,不斷地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向著一個既定的目標前進,這樣才能夠為生命帶來無限的奇跡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