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月,他謹言慎行,完全看不到希望,光緒獨攬大權,他成為李蓮英那樣的紅人。
“我必須要出去。”隻有離開皇宮,他才有機會弄到大量的金錢。
“要如何才能出宮?”這對林安鬆來說,又是一個大難題,清朝有規矩,太監是不得出宮的,即使出宮也要有皇上的禦旨,並且在一個月內必須返回皇宮,不能在外久留。
“小林子,這是你哥哥托人送進來的信。”一名三十多歲的老公公拿出一封已經被拆開的信,交到林安鬆手中。
林安鬆接過信,道:“多謝李公公了。”接著又伸手向懷中摸出一粒碎銀子打算交給李公公,這已經是宮內的長情。
雖然不給也沒什麼事情,但下一回在來家書,說不定就給人家仍了,或者故意托幾個月給你,可能家中正等著你家人就因此遭了厄難。
“這次就算了,你老母病重,還是留著銀子回去給她治病吧。”顯然李公公已經看過林安鬆的家書。
林安鬆也沒什麼不開心的,畢竟從宮外帶進來的書信肯定都要被無數人看過。
省了一兩銀子的林安鬆還是挺高興的,“多謝李公公了。”
對於哥哥來信,說母親病重,林安鬆並沒有太大的悲痛之情,原本的小林子八歲就入宮了,十幾年沒有和家人見過麵,家人的音容都已經模糊,除了每年托人寄點錢回去外,幾乎和家人沒有交流。
畢竟即使書信往來,一次所要花費的銀錢對於他們這樣的家庭,也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林安鬆收信要給李公公錢,他哥哥托人寄信,也要大點一方,怎麼也要十兩銀子。
不然這信根本到不了林安鬆的手中。
很快,林安鬆就向光緒皇帝告了假,要出宮看望病重的母親。
如果是其他小太監,不見得會被恩準,但林安鬆畢現在畢竟是皇上的貼身太監,而皇上現在有剛剛親政,很輕易的就給了林安鬆一個月的假期。
第二天,林安鬆和接替他的小太監小櫃子說了光緒皇帝的喜好習慣之後,就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出了皇宮。
大包小包的東西,都是其他太監宮女得知林安鬆要出宮後,托他帶出去的。
林安鬆自然是來者不拒,畢竟也是一點收入,直到帶不了了為止。
讓那些來晚的太監宮女很是懊悔,畢竟讓林安鬆帶的話,比平時要省很多錢。
這些小太監小宮女托林安鬆帶的基本都是書信和銀子。
他們可能還藏有其他貴重的東西,卻是不敢讓林安鬆帶出去,畢竟那些東西都是從宮內拿的,偷的,隻能悄悄弄出去。
在這皇宮內,就沒有幾個人的手是幹淨的。
左拐右拐的走了小半個時辰,林安鬆才出了紫禁城,又走了一個時辰,才走出皇城。
這個時候的北京城是一城套著一城,最中心的是紫禁城,外麵是皇城圍著,皇城外被成為內城,內城和外城相連,如凸字形。上部是內城,下部是外城。
林安鬆的家人就住在內城的胡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