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這群政治小白心中,皇上就是最大的,皇上至高無上,說什麼,下麵的人都要聽。
“為什麼不能反抗?古往今來以下犯上的亂臣賊子還少嗎?”林安鬆嗤笑道。
“就算他們明著不敢反抗,不敢違背皇上的命令,但陽奉陰違的事情還做得少?你確定你的變法在這些人的阻撓下,可以貫徹實施?”
“變法是好,但是也要看時機,看環境。”
譚嗣同被林安鬆說得啞口無言,他們之前一直覺得自己不得誌,如果可以上達天聽,他們可以改變中國。
但是現在聽林安鬆一說,才明白,他們想的太簡單了。
他們想的變法條例確實都對大清有好處,可以讓大清變得更強大,但是誰能保證這些新法可以得到實施?
雖然,心中覺得林安鬆說的很對,但譚嗣同嘴上卻不會這樣輕易認輸。
“若是得到皇上的認可,就算下麵的大臣不同意,也可以一個一個把他們懲辦,難不成他們還敢造反?”
“他們為什麼不敢造反?”
“他們哪裏來的膽子?”
“他們的膽子大得很,天都可以一口吞下。”
“你自己看看這滾滾曆史中,變法的有幾人成?又有幾人可以善終?”
戰國時期諸多變法者,大多都失敗了,商鞅是最成功的,但最後也難逃一死。
變法,就代表了要得罪現有的士族。
“再說,你們的變法太不成熟,即使現在還沒開始實行,我已經看到失敗的下場。”林安鬆道。
譚嗣同道:“這不可能,我們一定會成功的,現在還沒開始變法,你怎麼就知道我們不成熟?”
“那你說說,你們是要如何變法?”
“首先取消旗人特權,其次廢除八股文,然後在撤銷閑置衙門,罷免多餘官吏,裁減綠營軍隊。”譚嗣同道。
不可否認,譚嗣同說出來的這些改革,確實都是好的,如果真的實行開來,能很大的加強大清的國力。
但是,每一個實行起來都是困難重重,就憑借他們這些手中一點權利都沒,僅僅靠一張嘴的書生,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取消旗人特權,旗人入關養尊處優三百年,這特權說取消就取消?旗人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而朝中手握大權的人又多是旗人。
廢除八股文,整個滿清有多少文人是要靠著八股文晉身的?學了大半輩子,然後回過頭來說一聲,抱歉,你們都白學了?有幾人能接受。
罷免混吃混喝多餘的官吏,這事情在道光的時候,就已經提過了,當時大清開始實行海運,內陸的漕運體係有名無實。
當時就提出要取消漕運,但是最後還是沒能實行。
不是罷免幾個官吏那麼簡單,漕運下麵可是有無數的百姓靠著這個吃飯的。
沒了漕運,這數十萬的百姓也就沒了收入來源,會活活餓死。
最後,道光皇帝也隻能妥協,讓成本遠遠高於海運的漕運體係繼續半死不活的活著。
裁軍?數十萬的綠營士兵就靠著餉銀,把他們裁減掉,一不小心,又是一個太平天國。
譚嗣同說的幾個改革,全是好的,但是憑借他們,沒有一個能夠真的實行。
就是李鴻章來,成功的希望都非常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