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英雄血倒戈(1 / 2)

阿水見了李若文露的幾手絕學,心中不禁頗為後悔:“當年若我留在武當山,如今豈不已經學了這些功夫了?”

但見了陸無為使的一招,又轉過了念頭:“原來少林外家功夫也可如此小巧靈活,看來少林武功也有他的靈活多變之處。”

原來陸無為的身子被李若文摔了出去,他身子尚未落地,右手已抓住李若文的手腕用力一拉,將李若文拉得斜踏兩步。同時他借力躍起,向李若文連踢十來腿,逼得李若文退了近五步。

待他一落地,手腳不停,向李若文連遞了八招,招招均是少林“韋陀掌”中的殺招。

阿水看得暗暗點頭:“我隻懂得在少林掌法、拳法的力道上下功夫,近些日子能夠一掌劈死一頭牛,力道雖剛硬勇猛,卻有失多變、連貫,今日看了陸無為的掌法才知曉我的缺陷處。”

他見李若文使了一招“清風拂麵”和一招“柳絮紛飛”,均是武當“雲手”中的功夫,心中叫好不絕。又想象著自己和李若文動手,該怎麼去破解這兩招。

阿水低頭沉思破解之法,漸漸忘我,待抬起頭來之時,陸無為已麵色慘白的退出了好遠。阿水一拍手掌,惋惜道:“可惜沒看見後麵的幾招。”

席友能知道陸無為的功夫高強,他在一旁細細看著,心下想著:“李若文的掌法高明,劍術未必及得上我。況且他如今並沒有兵刃在身,嘿,我占著我兵刃之利,當可贏得一招半式。”

他膝蓋一彎,背後長劍出鞘,握在手中,斥道:“請賜教。”身子一弓,長劍“嗤”一聲刺了出去,直向李若文咽喉。

阿水慢慢搖頭,心道:“他這一劍並不十分高明,較之我師父自然差得好遠,便是與秦楓相比也頗有些不足。”

他正感歎席友能名不副實,忽的見席友能劍勢陡變,在距李若文一尺處陡然下滑,欲在李若文肚子上開個口子。

須知用刀之道在於“沉穩”二字,用劍則在“靈活”。但無論劍客怎麼去參悟“靈活”二字,終究隻能悟出“迅捷”、“狠辣”之類的劍術。

而席友能這一劍當真是靈活有餘了。阿水頓時佩服不已。

李若文也是被突如其來的一招驚得退後兩步,喝道:“好劍法。”

席友能得意之餘手上不停,明晃晃的長劍連刺李若文右肩“肩井穴”、“靈台穴”以及肚臍三處。

李若文不敢硬接,身子一提,後躍丈餘,歪著腦袋看著席友能的來劍。

阿水看得熱血沸騰:“若我能學得如此淩厲的劍招,定然能殺了秦楓和柳千秋。”

他見李若文施展輕功遊走四周,不敢硬接,心中狐疑道:“按照師父的功夫,不會接不了的,但師父又為何隻顧著躲避呢?”

李若文的輕功絕頂,天下無人出其右,領著席友能跑了三圈,他是越來越快,席友能卻越來越慢了。

席友能一麵出劍,一麵還得施展輕功追擊,一心難以二用,加上他的輕功差李若文好遠,被李若文引領著似猴子一般戲耍。

再跑得兩圈,阿水已明白李若文的心思:“原來師父是想擾亂席友能的步伐,步伐一亂,劍法定然也亂,到那時就可輕易的一招擊潰。席友能這蠢驢卻還當真以為師父是怕了他,一心追擊,嘿,他的敗象已露。”

李若文雙足點在一根石柱上,身子躍過席友能頭頂,落在他身後兩丈,笑道:“我不跑了。”

席友能身子疾轉,長劍已疾刺而至,他雖跑得累了,步子亂了,劍上勁力也不可小覷。

李若文雙手一劃,在胸前劃個斜圓套住劍身,身子微側,又劃個斜圈,身子再側,又是一個斜圓。這是武當太極中的“三環決”,是李若文近年來才參透了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