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權衡利弊,當機立斷(1 / 1)

有一則寓言:說場院上有一頭驢要吃草,發現其左右兩邊各有一堆青草,毛驢犯難不知先吃那一堆,結果毛驢在猶豫不決中餓死了。

與這則故事對應的是另一則非常感人的故事:說的是一位42歲名叫尼爾·巴特勒的探險者,在人煙稀少的加拿大西部雪地上行走時,突然被捕熊器牢牢地夾住了腳。更可怕的是這一地區晚間溫度會降到零下幾十度,遇此絕境,要麼被凍死,要麼斷腿逃命。經過慎重思考,他果斷地選擇了後者,“給自己截肢”。當作出選擇後,他嘴裏咬住帽子以防痛苦中喊叫時咬傷舌頭;他用血洗刀,權當消毒;他用衣服紮住小腿來止血;然後用鋸齒刀鋸斷自己的腿骨。他終於將自己從捕熊夾中解救出來,用雪埋好斷肢,以備以後接上。做完所有這些事後,開車走了150多千米才找到森林邊上的一個醫療站,說明情況並告訴醫生“我的腳還在雪地裏”後癱倒。後來,它的腳雖沒有保住,但他智慧的選擇卻保住了他的生命。

認真總結成功人士成功的經驗,大都有智慧選擇的趣談:仔細分析不成功人士的教訓,許多都有不能果斷抉擇的遺憾,雖然沒有達到驢子被餓死的境地,但卻失去了許多成功的機會。人類生活、工作和事業發展中充滿了選擇,就連逛一次動物園也會有選擇,時間有限,不可能走完所有路線,此時怎麼選擇?若做出約定,不走回頭路,凡碰到岔路口,選擇一個方向前進,一邊走,一邊選擇,每選擇一次,就舍棄一次,當然也遺憾一次,然而這樣會在有限的時間內你至少可以看到盡可能多的動物。但如果不當機立斷,而是猶豫不決,因時間不等人,你可能失去的更多。人生莫不是如此,左右為難的情形會時常出現,為了得到一半,必須舍棄另一半。若過多地權衡,患得患失,到頭來將兩手空空,一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