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如何利用孵化器成功
Sensoro的幾位創始人幾乎隻是帶著想法進入的微軟孵化加速器。
那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Sensoro的創始人與微軟創投孵化加速器的負責人進行了一次溝通,他們驚訝地發現雙方關注的範圍是如此契合:企業軟件、安全性、大數據係統等廣泛門類的下一代解決方案。
就這樣,加速器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Sensoro的3位創始人拎著筆記本電腦就進入了加速器提供的辦公場地,開始著手做產品、建團隊。
大方向定了,但具體做什麼以及怎麼做,是Sensoro團隊麵臨的一個問題。當時,他們想得更多的是怎樣在技術上突破,對市場需求、產品包裝等問題幾乎都不曾考慮過。
於是,加速器裏的導師與技術團隊和他們反複討論。最終,對比了藍牙、Wifi等多種技術特征之後,他們確定了一個模式,即通過將自主研發的藍牙傳感器部署在實體商家,收集並分析線下用戶的購買行為和偏好,從而幫助線下商家更好地通過數據挖掘潛在商機。
初創的小團隊挑戰與數據相關的業務總會讓人擔心數據安全的問題。但由於Sensoro的服務是基於微軟雲,安全級別較高,當微軟把一些大品牌介紹給Sensoro時,他們覺得“非常有底氣”。
不著急掙錢,先提升價值,錢自己就來了。這個團隊2013年6月份成立,7月份拿到第一個天使投資,很快在10月份就融到了第二筆。6個月之後,團隊人數變成近20人。
企業成長了,微軟不從中拿任何回報。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把這種無條件的扶持解釋為“與處於早期階段的初創企業建立良好關係,最終會讓微軟獲得長期且有效的夥伴關係”。
但這種關係的建立沒有勉強的成分,更多的是靠互相的認可甚至是情感。Sensoro首席運營官範曉燕說,他們更願意把加速器稱為“家”速器。
與別的許多初創企業不同,91金融加入加速器時,其實已經並不需要微軟提供的辦公場地,但它需要許多無形的資源,例如媒體資源、與銀行的深入合作以及政府的更多支持等。
由於微軟與金融機構客戶的合作非常深入,甚至一些金融機構的IT係統本身就是由微軟提供的,91金融的產品和服務被打包到微軟對客戶的解決方案裏,自然能更深入到金融機構的IT係統中,進而可以與銀行開展進一步的深入合作。而有了微軟的搭橋和信任背書,91金融和政府部門打起交道來也要暢通許多。
2013年10月,91金融宣布獲得了寬帶資本、經緯創投等多家機構的第二輪6000萬元人民幣投資。微軟創投加速器為此安排了一場盛大的新聞發布會,100多家媒體悉數到場。
91金融創始人許澤瑋感歎:“91盡管過了起步階段,但還是創業公司。我們雖然在互聯網金融圈子已經有了一些名氣,但要邀請上百家媒體做發布會,無論是在成本還是在資源上,我們都未必做得到。但微軟幫我們做到了。”而後,91金融等10家二期企業在加速器的幫助下,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3家登上了BTV頭條。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量身定製地服務到每一個被選入的企業,微軟嚴格限製每期進入的企業數量。第四期報名企業420個,最後隻錄取了19個,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半開玩笑地說:“難於進哈佛。”
我所知道的黑暗創投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