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聚焦達沃斯:“新改革經濟學”七大新論點(1 / 2)

聚焦達沃斯:“新改革經濟學”七大新論點

領導智庫

棋至中盤的中國改革,路向何方?轉型升級的中國經濟,彼岸何處?快速崛起的中國,如何與世界共處?李克強用改革觀、創新觀、開放觀,全麵係統地闡述中國經濟在全球化大變局下的因應之策和務實之舉,再一次對“新改革經濟學”進行豐富和升華。未來,中國將以更加有為有力的改革創新“辦好自己的事”,同時將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與世界日益頻密地交流互動。

9月10日,李克強第二次出席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並與企業家代表進行對話交流,發表了題為“緊緊依靠改革創新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的開幕致辭,援引最新鮮的經濟數據,闡釋最務實的發展理念與觀點,被認為是對中國“新改革經濟學”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其中,許多個性化的表述和比喻,讓這一經濟學概念顯得更加生動和飽滿。

沒有強刺激隻有強改革

不搞強刺激,沒有放鬆銀根,而是強力推進改革,大力調整結構,著力改善民生,保持了經濟平穩運行。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最大的一個考驗就是要有“定力”,不能因短期波動而輕易改變經濟已進入“換擋期”的基本判斷。李克強再次強調,不能隻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堅持“區間調控”的基本思路,隻要就業充分,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屬合理區間。新華社9月17日晚間發表的“深辨中國經濟新常態”之二——全球熱議中國數據理性辨析經濟調整的文章,援引俄羅斯國際商業銀行證券部首席經濟學家基巴爾金的話說,中國政府出台的微刺激政策讓持續增長成為可能。對中國來說,鑒於通脹水平持續穩定,現在是放棄刺激、專注改革的絕佳時機。

“三個發展”更全麵

我們所說的發展,是就業和收入增加的發展,是質量效益提高和節能環保的發展,也就是符合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科學發展。

中央政治局7月29日召開會議討論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就提出了“三個發展”,即“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這一重大判斷,是對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新特征、新趨勢的科學把握,是對化解“三期”疊加新問題、新矛盾的理性思維。李克強達沃斯論壇上提出的“三個發展”,是對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三個發展”的深刻詮釋,表明“三個發展”已成為高層執政者的高度共識。

“三張清單”表決心

我們將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力爭用更短的時間完成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五年任務,釋放市場潛能和發展動力。如果說簡政放權是“先手棋”,那麼製度建設就是“連環炮”。

李克強詳解“三張清單”,解釋了中國全麵深化改革、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的發展思路,有力響應了外界關切。經濟學家常修澤表示,“三張清單”三位一體,具有清晰的改革邏輯。“負麵清單”從經濟改革切入,瞄準政府與市場關係,打破許可製,擴大了企業創新空間。“權力列表”和“責任列表”從行政體製改革切入,瞄準規範政府權力,做出明細界定,是自上而下的削權。

大眾創業、草根創業是更新換代“發動機”

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裏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自然稟賦”就會充分發揮,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發動機”就會更新換代升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薑躍春表示,“大眾創業和草根創業”這個說法很親民,這也意味著門檻在降低,即讓最普通的人去創業。達沃斯論壇後第五天,大眾創業和草根創業就落了地。9月17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特別是在改革中“呱呱墜地”新生者的扶持,讓它們在公平競爭中搏擊壯大。

萬眾創新、人人創新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