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如何擁有語言的魅力(23)(1 / 3)

生活中人們常常用手勢來增強口語的感情色彩,比如人在高興時常常會拍桌子、捶腿、摸胡子、揉眼睛;悲痛時捶胸脯,為難時會搓手,悔恨時自拍腦門;緊張時摸頭發,稱讚時豎起大拇指,蔑視、小看人時伸出小拇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結束電視演講時,舉起右手握拳,伸出食指和中指構成“V”字型,以象征英文“勝利”一詞的開頭字母,結果引起了全場歡呼。至今人們還常用它來表示祝願和信心。

在人們日常交談中,說話者手掌伸開手心朝上,表示他誠實、直率;如果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指,那麼他可能相當自負;如果他一邊說話,一邊擺弄手指,或用手指彈桌子,表明他內心緊張;如果在談話中他用單手握拳,拳臂向上,好像在宣誓的樣子,這時你可得小心點,他雖然表麵上裝得老實,而內心卻可能打著什麼主意。

手勢是人們在交往或談話過程中用來傳遞信息的各種手勢動作。它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至今仍被廣泛運用的一種交際工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手勢被賦予了種種特定的含義,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加上指、腕、肘、肩等關節,活動幅度大,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手勢便成了人類表情達意的最有力的手段,在體態語言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當前流行的看法把手勢分作4種類型:

1.情緒手勢

情緒手勢是伴隨著說話人的情緒起伏發出的,常常用來表達或強調說話人的某種思想感情、情緒、意向或態度。比如,高興時拍手稱快,悲痛時捶打胸脯,憤怒時揮舞拳頭,悔恨時敲打前額,猶豫時撫摸鼻子,著急時雙手相搓,而用手摸後腦勺則表示尷尬、為難或不好意思,雙手叉腰表示挑戰、示威、自豪,雙手攤開表示真誠、坦然或無可奈何,揚起巴掌猛力往下砍或往外推,常常表示堅決果斷的態度、決心或強調某一說詞。情緒手勢是說話人內在情感和態度的自然流露,往往和表露出來的情緒緊密結合,鮮明突出,生動具體,能給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指示手勢

指示手勢是用來指示具體對象的手勢動作。比如,用手指自己的胸口,表示談論的是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情;伸出一隻手指向某一座位,是示意對方在該處就座。指示手勢還可以用來指點對方、他人、某一事物或方向,表示數目、指示談論中的某一話題或觀點。指示手勢可以增強談話內容的明確性和真切性,便於及時掌握聽者的注意力。

3.模擬手勢

比劃事物形象特征的手勢動作叫做模擬手勢。如抬起手臂比劃張三的高矮,伸出拇指、食指構成一個圓圈比劃雞蛋的大小,掄起胳膊側身往後模仿騎馬。模擬手勢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聽者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由於它往往還帶有一點誇張意味,因而極富有感染力。

4.象征手勢

象征手勢是表示抽象意念的一類手勢動作。這種手勢往往具有特定的內涵,使用十分普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推廣的一種象征勝利的“V”型手勢,即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構成“V”字形狀,餘指屈攏;19世紀初風行於美國而後在歐洲被普遍采用的表示良好、順利、讚賞等意思的“0K”手勢,即大拇指與食指構成一個圓圈,其他三指伸直張開,就是屬於此類。在我國,舉起握成拳頭的右手宣誓表示莊嚴、忠誠和堅定;翹起大拇指表示稱讚、誇獎;翹起小指表示貶斥、蔑視。象征手勢能給談話製造特定的氣氛和情境,從而加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如何擁有無窮的演講魅力

專家建議1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天生的公眾演講家。想獲得自信、勇氣和麵對公眾發表演講時冷靜而清晰思考的能力,並不像大多數人所想象的那麼困難——甚至可能不到其想象的十分之一的困難。

專家建議2思想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塑造了人。改變自己的思想,就能改變自己的一生。

專家建議3隻有準備充分的演講者才有完全的自信。

專家建議4完全的準備,不是讓你逐字逐句地去將演講稿背誦下來。如果犯了這種毛病,便會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去背誦,這樣會毀掉整個演講。

專家建議5準備演講的恰當方法就是留意生活中那些有意義的、曾經對你的人生有過指導的經驗,然後把從經驗中獲得的思想、感悟等彙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