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剛剛亮,也先的兵馬就整頓出營,他們在西直門下,等待進攻。
熊倜早早來到城牆上,今日他知道,也先一定要找個地方全麵進攻。
他接到探馬來報,也先人馬今日都向西直門而去。
他來到西直門,增援部隊也雲集在這裏。他們在城牆上靜靜等待著。
在城中,有很多傳令兵,他們手拿紅旗,來往騎馬在城牆下跑著,哪裏有危急,就會調集援軍往哪裏去。
打仗時,不光軍隊,全城百姓都已編隊,排到前麵的,在指定地點等待上戰場。其餘百姓四處搬運大石滾木到城牆上。
婦女兒童都做好最後時刻決戰準備。
熊倜給全城軍民下達指令是,戰死到最後一個人,不光為保住北京城,也為保護漢族江山。即使北京城拚完最後一個人,也比讓敵人屠殺光了好。而且敵人數量是有限的,殺一個他們就少一個。
熊倜甚至讓最低一級官員帶領百姓,做好在各個民房裏襲擊暗殺敵人準備,菜刀,木棍,這些都得用上。目的就是即使城破,也不讓敵人輕易殺人。讓他們也要付出慘重代價,這樣,其餘地方抵抗會輕鬆得多。
從心理戰來說,他們將知道,華夏處處是荊棘,就會有所畏懼。
西直門外,明軍和百姓做好一切準備,滾木,大石頭,弓箭,火槍,火炮都在準備著。
也先看著西直門的城牆。
“衝鋒,我的勇士們!”他知道今日一戰是最重要的,如果輸了,攻下北京城就會成為夢想,自己的大方朝也是一個夢想。
也先軍隊的強弓開始射向城裏,可是,他沒有巨大車弩,無法實現更大效果。
雖然他們箭雨飛向城內,但熊倜想起大唐的車弩,想起成吉思汗的攻城工具,他搖搖頭,也先趕成吉思汗太遠。
雖然也先軍隊野戰比成吉思汗軍隊差不了多少,可整體實力不可同日而語,而且也先很急。
成吉思汗是在幾十年時間裏,打打停停,才創立了一個帝國基業,並且傳給英勇子孫。
也先沒這實力,而且,草原民族經過成吉思汗的榮耀,也看到了帝國最終崩潰,他們很多人也沒當年那樣意願,去實現一個人統一四海的目標。
熊倜想到,漢人也可以讓草原民族得到實惠,當年草原人非要搶奪才能在冬天活下去,其實完全可通過貿易等方式,實現他們冬天生存。現在漢人和很多草原人都建立貿易關係,雙方已沒有大漢朝時激烈對立。最終結果應該不是雙方隻能存下一個悲劇。
箭雨在飛,大明軍隊靜靜等待著。
也先很滿意他的箭雨,他以為大明軍隊受到重創。
“殺,攻進城去!”也先大聲喊道。
無數士兵手裏拿著長梯就衝了過去。城上大炮響了,那些射程距離裏的也先士兵,被炮火打中。可是,很多人還是舉起長梯衝向城牆。
這就是劉二給也先說的,使勁衝,隻要衝過火炮射程距離就好了!
熊倜看著這一切,他知道,調整火炮射擊距離也不好,近的敵人,有近的消滅法。
也先軍隊一衝到城下,就搭好長梯,往上攀爬。後續士兵不斷 湧來。
熊倜看到,士兵們早就把弓箭,石塊,滾木往下在砸。無數石塊滾木砸中進攻的也先士兵,他們在地上掙紮著。
熊倜想起東瀛那些戰鬥,那些戰鬥和這個比起來,很小了。
城上,火槍在響,火炮對著也先士兵轟鳴。
城上士兵不時被也先士兵弓箭擊中,他們倒在城牆上。很多婦女衝出來,及時將這些士兵抬下去治療。
很多士兵及時治療,是不會死的,這樣也能保存更多戰鬥力量,這是熊倜知道的。
戰爭是一個血肉消耗,敵人不斷倒下,自己人也不斷倒下,雙方都在拚消耗。
“隱蔽好自己,狠狠打擊敵人!”熊倜喊道。
如果要打擊敵人,就不得不暴露在敵人射程之內,隻是打擊敵人後,必須盡快撤回隱蔽,這是必須要告誡士兵們的。
那些將軍們來回巡邏,督促戰鬥。他們知道,這是必須贏得的戰爭。戰鬥已白熱化,也先的人經曆那樣多死傷,他們也打瘋了。
他們無數士兵不顧死亡,往上衝,他們弓箭不斷從下往上射,草原人箭法又準又狠,很多明軍士兵倒下了。
熊倜一招手,那些等待的百姓衝上來,他們都拿起石塊,滾木,對著也先士兵砸去。
這時是拚意誌時,熊倜知道,看誰意誌更強,誰就是最後的勝者。
無數百姓也倒在了敵人弓箭下,可是,後續百姓都衝上來,他們繼續往下砸石頭,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