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哪裏是王土?(1 / 2)

第五十三章 哪裏是王土?

“姓陸的!你這是要幹什麼!”方老大急得眼睛都紅了,大聲嚷嚷道。

“你剛才喝的水有毒,嗬嗬,你還不說實話,這城中的毒就是你下的!”陸雲冷笑道,“送他去應該去的地方。”

“姓陸的,殺了我,扶天門不會放過你的!你這個小人!……”方老大大聲謾罵,拚命掙紮。

“嗤!”鮮血直衝出三尺高,將腳下的土地染得血紅一片。

“傳我將令,立刻從淮南老營移民至海州,占領此地!”陸雲一聲令下如山倒,傳遞消息的快馬奔跑不息,將這條命令傳到複國軍所控製的所有地方。

有很多新近歸附的百姓沒有田地,紛紛申請來到海州,王軒一一批準。

陸雲首先要做的便是將海州城剩餘的百姓全部殺光,包括以前他的貨棧裏的工人們。之後全城大清洗,填埋水井,另挖新井,清洗大街。收拾殘垣斷壁。

陸雲在海州屠城,殺戮無算,整個淮北乃至山東都在傳揚他的事情,更有人添油加醋的將陸雲形容成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魔王。

慢慢的,陸雲的名聲傳到了更加遙遠的地方。

陸雲則在海州城移民初具規模之後在當地建立了龐大的民團,之後率軍離開海州,第一軍殘部派回徐州修養,補充兵員,他率領第二軍在轄地開始巡遊。

軍威所至,百姓簞食壺漿,歡迎之至。陸雲巡遊一圈沒有發現扶天門的勢力,便回到徐州,坐鎮前線指揮。

在此期間,金兵多次襲擾複國軍設在北部的邊防陣線,都被王軒設計打退。兩方似乎相安無事。

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金國正在策劃更大規模的進攻。

風暴似乎漸漸遠去,轉眼間已經是陽春三月,在這樣一個漫長的冬天中,陸雲沒有時間休息,他一直在提防金國和扶天門的進攻。

但是他們都沒有來。

陸雲高興的看著春天到來了,他教給農夫先進的耕作方法,使用重蹄鐵的馬拉犁比牛拉的曲轅犁更加省時省力,因此陸雲的兩個騎兵旅的戰馬都借給農夫耕田用了。

“暴殄天物啊!”陸雲望著遠處綠油油的農田,勤勞的農夫,插秧的婦女,心中忽然向往起田園生活。

去年冬天,巡遊之後,陸雲開始對各地進行係統化的丈量土地,每位農民得到了將近十五畝的土地,而且陸雲規定這些土地隻能使用,絕對不可以進行買賣。

這樣的條例雖然不適應將來的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但是將來會怎樣誰又能預料到呢?

陸雲又把徐州本地豐盛的煤礦開采出來,建立大型的煉鐵廠,從淮南的工廠抽調人手進行建設。

淮南的新老二營已經連在一起,統稱為“開州”,意為開府建州之地。當地曾經的民團士兵現在已經成為技術能手,個個都可以獨當一麵了。

羅四合組織的商隊將生產的各種鐵器販賣到宋朝,金朝,西夏甚至是大理,吐蕃,輕便鋒利經久耐用的鐵器受到了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喜愛,頓時將當地的手工業作坊擊垮。

陸雲又在徐州設立了科研中心,凡是進入科研中心的人紛紛授予一枚勳章,在路上遇到佩戴這種勳章的人,路人必須停下來行禮,不然就是對知識的大不敬,會被責以杖刑。

如此一來,工匠的的地位大大提高,引起了儒士的反感和強烈抨擊,對此事最為不滿的便是以西門禮為首的一夥儒生,他們屢次上本進諫,陸雲不勝其煩。並不理會。

除此之外,陸雲還找到鄭老頭,這老頭子精通禮法,對漢代禮節更是精通,在他的引導下,轄地的人們興起了恢複漢禮的熱潮。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大漢臣民!”人們都這樣說。

“我們是華夏族的士兵,我們保衛我們的國家!”歸順來的金兵和契丹人也都這麼說。

漢族之所以能夠曆盡千年而生機依舊,主要的原因便是包容,我們從來都不主動對外戰爭,我們對周邊的民族一直以禮相待(除非他們侵略我們)。這樣的民族政策加上漢民族的高度文明造成了對周邊國家和民族的強大的向心力,這才使我們的民族延續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延續八千年並將繼續延續下去的民族。

陸雲想到這裏,忽然心生感動,他擦擦眼淚,忽然發現眼前的每一個人都那麼和藹友善,真誠的笑容,不帶一絲的虛情假意。

中國人的願望很簡單,隻要能三餐溫飽,衣食無憂,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最快樂的人,分配不均是造成各種陰謀殺戮毒辣狠毒等一係列惡性事件和言辭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