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讀者可能會說:“我希望作者這小子來試試看:拿我的周薪,付我的賬款,維持我應有的開支。隻要他來試一試,我擔保他會知道我的困難而不再說大話。”說得不錯,我也有過我的財政困難:我曾在密蘇裏的玉米田和穀倉做過每天10小時的勞力工作。我辛勤地工作,直至腰酸背痛。我當時所做的那些苦工,並不是一小時1塊美金的工資,也不是5毛錢,也不是10分錢。我那時所拿的是每小時五分錢,每天工作10小時。
我知道一連20年住在一間沒有浴室、沒有自來水的房子裏是什麼滋味。我知道睡在一間零下15度的臥室中是什麼滋味。我知道徒步數裏遠,以節省一毛錢,以及鞋底穿洞、褲底打補丁的滋味。我也嚐過在餐廳裏盡點最便宜的菜,以及把褲子壓在床墊下的滋味——因為我沒錢將它們交給洗衣店。
然而,在那段時間裏,我仍設法從收入中省下幾個銅板,因為如果我不那麼做,心裏就不安。由於這段經驗,我終於明白,如果你我渴望避免負債以及避免金錢煩惱,就必須和一些公司一樣:擬定一個花錢的計劃,然後根據那項計劃來花錢。可惜,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這樣做。例如我的好朋友黎翁·西蒙金,他指出人們在處理金錢事務時,會表現得意外盲目。他告訴我,有位他認識的會計員,在公司工作時,對數字精明得很,但等到他處理個人財務時……就讓我們打個比喻吧,如果這個人在星期五中午拿到薪水,他會走到街上去,看到商店櫥窗裏有件叫他著迷的大衣,就毫不猶豫地將它買下來——從不考慮房租、電費,以及所有各項“雜”費,遲早都要由這個薪水袋裏抽出來付掉。然而這個人卻又知道,如果他所服務的那家公司以他這種貪圖目前享受的方式來經營,則公司勢必破產。
有件事你需要考慮:當牽涉到你的金錢時,你就等於是在為自己經營事業。而你如何處理你的金錢,實際上也確實是你“自家”的事,別人無法幫忙。
不過,什麼是管理我們金錢的原則呢?我們如何展開預算和計劃?以下有10條規則。
1把事實記在紙上
亞諾·班尼特五十年前到倫敦,立誌做一名小說家,當時他很窮,生活壓力大。所以他把每一便士的費用記錄下來。他難道想知道他的錢怎麼花掉了?不是的。他心裏有數。他十分欣賞這個方法,不停地保持這一類記錄,甚至在他成為世界聞名的作家、富翁,擁有一艘私人遊艇之後,也還保持這個習慣。
約翰·洛克菲勒也保有這種總賬。他每天晚上禱告之前,總要把每便士的錢花到哪兒去了弄個一清二楚,然後才上床睡覺。
你我也一樣,必須去弄個本子來,開始記錄,記錄一輩子?不,不需要。預算專家建議我們,至少在最初一個月要把我們所花的每一分錢作準確的記錄——如果可能的話,可作三個月的記錄。這隻是提供我們一個正確的記錄,使我們知道錢花到哪兒去了,然後我們就可依此作一預算。
哦,你知道你的錢花到哪兒去了?嗯,也許如此;但就算你真知道,1000人當中,隻能找到一個像你這樣的人。史塔普裏頓夫人告訴我,通常,當人們花費幾小時的時間把事實和數字忠實地記錄在紙上後,他們會大叫:“我的錢就是這樣花掉的?”他們真是不敢相信。你是否也這樣?可能。
2擬出一個真正適合你的預算
史塔普裏頓夫人告訴我,假設有兩個家庭比鄰而居,住同樣的房子,同樣的郊區,家裏孩子的人數一樣,收入也一樣——然而,他們的預算需要卻會截然不同。為什麼?因為人性是各不相同的。她說,預算必須按照各人需要來擬定。
預算的意義,並不是要把所有的樂趣從生活中抹殺。真正的意義在於給我們物質安全感——從很多情況下來說,物質安全感就等於精神安全和免於憂慮。“依據預算來生活的人,”史塔普裏頓夫人告訴我,“比較快樂。”
但你怎麼進行呢?首先,如同我所說的,你必須把所有的開支列出一張表來,然後要求指導。你可以寫信到華盛頓的美國農業部,索取這一類的小冊子。在某些大城市——密爾瓦基、克利夫蘭、明尼亞波利斯,以及其他大城市——主要的銀行都有專家顧問,他們將樂於和你討論你的財務問題,並幫你擬定一項預算。
討論此一題目的小冊子中,我見過的最好的一本名叫《家庭金錢管理》,由“家庭財務公司”發行。順便提一下,這家公司出版了一整套的小冊子,討論到許多預算上的基本問題,例如房租、食物、衣服、健康、家庭裝飾,和其他各項問題。
3學習如何聰明地花錢
意思是說,學習如何使金錢得到最高價值。所有大公司都設有專門的采購人員,他們啥事也不做,隻是設法替公司買到最合理的東西。身為你個人產業的男、女主人,你何不也這樣做?
4不要因你的收入而增加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