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目標決定人生(1)(2 / 3)

一位大學生經常在報紙上發表作品,他從事新聞工作的天分很高,有從事新聞事業的潛力。這位大學生在畢業時卻沒有選擇從事新聞行業,他覺得新聞工作就是報道一些瑣瑣碎碎的事情,而不願去做。可是5年後,他卻不無懊悔地說:“老實說,我現在的待遇也不算低,公司也有前途,工作又有保障,但是我壓根兒心不在焉,我很後悔沒有一畢業就參加新聞工作。”從這位學生的身上,你可以看出,他對於現在的工作心存不滿,三五年就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厭惡情緒。他將來根本沒有什麼前途。除非他立刻辭職,參加新聞工作。

如果這位學生當初在新聞行業上製定準確的目標的話,或許他早就在這方麵小有成就了。

他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早日定下事業的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成功。目標是你所期望的成就與事業的真正動力。

威廉姆·瑪斯特恩,一位非常傑出的心理學家曾經向3000人問過同樣的問題:“你為什麼而活著?”結果表明有94%的人說他們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94%啊!正像有句諺語所說的:“每個人都會死,但並非每個人都真正地活著。”瑪斯特恩的調查也不幸證實了這一點。許多人過著如梭羅所說的“寧靜的絕望生活”。他們忍耐,等待,彷徨於生活的真諦,期望他們的人生目標在某個神靈的激發下瞬間降臨。同時,他們隻是在生存著,重複著生活的機械動作,他們從未感受過生命的閃光。他們看著自己的生命之光迅速地飛逝,變得越來越恐懼,害怕他們還沒有體會到任何真正的喜悅和生命的內涵,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從發現目標到擁有目標,這是一個過程,整個過程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自省和耐心——這兩種品質對我們多數人來講很難做到。但一旦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就像為自己的靈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安定和方向感頓時產生。

確定你自己的目標也會對你產生同樣的效果!下麵的練習是我自己在尋找目標時確立的步驟,您不妨一試,看看效果如何。

取出一張白紙寫下“我希望給人留下什麼印象”。列出你願意讓你的朋友、配偶、孩子、合作夥伴、團體,甚至是整個世界所希望記住你的品質、行為和特征。如果你與其他一些團體有特殊的關係的話,如教堂、俱樂部、球隊等,把他們也列入表中。在列表的過程中你將漸漸地發現你自己真正的價值和生活意義的源泉。

例如,你可以這樣寫(如果您是一位女性):我希望我的丈夫認為我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妻子,是永遠相信他、鼓勵他擴展他可能的追求、使他的生命發揮最大潛能的伴侶。我希望我的兒子認為我是深愛和相信他的母親,我能幫助他認識到。隻要他下定決心去做某事,他就能做出巨大的貢獻和成就,成為任何他夢想成為的人。

寫完之後再回顧自己生活中的其他人時,一個表明你最可貴價值的清晰模式便會漸漸地顯現出來。相信此時你也會知道自己的目標所在了,動力也會自然產生。

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後,你便會從現在手頭從事的無謂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全身心地追求自己所選擇的道路。懷著從未體會到的激情和快樂向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斷地邁進。在這過程中你所感到的肯定是歡悅、充實和滿足。

當你研究那些已獲得永久成功的人物時,你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各有一套明確的目標,都已定出達到目標的計劃,並且花費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來實現他們的目標。

美國著名的詩人弗洛斯特在第一次接觸到雪萊的詩時,深受觸動:“啊!這個東西正是我所要的。”他覺得自己與雪萊的作品一見鍾情,以至心心相印。他不但找到了指定的讀物,還找到了圖書館中收藏的所有英國詩集。讀了雪萊、濟慈等人的詩集之後,越讀越覺得:詩,才是他選擇的目標。從此,他邁向了詩壇,有了詩作發表後,便一發不可收。

人們一般都知道,優秀的企業或組織都有10年至15年的長期目標。毫無疑問,一個人也應該從這樣的企業規劃與發展戰略中得到某種成功的啟示,那就是你也應該計劃10年以後的事情。如果你希望10年以後變成怎樣,那麼現在你就必須變成怎樣。

一個心中有目標的人,會成為創造曆史的人;一個心中沒有目標的人,隻能是個平庸的人。

“目標絕對重要,它不但調動我們的積極性,而且維持我們的人生。”你應該今天就開始製定目標,為自己的未來而規劃航向。思想家羅伯特·F·梅傑說:“如果你沒有明確的目的地,你很可能就走到不想去的地方了。”因此,你應該盡一切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要走到不想去的地方。

我開的成人教育班上有一位學生,就為自己製定了一個未來10年的工作與生活計劃目標。從他的目標中,你可以感覺到,他已經看到未來生活的影子了。或許我們大家都可以從中受到某種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