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鏡亦非台(1 / 2)

第七章明鏡亦非台

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戒台寺的禪房整潔而寧靜,僧人們安心修行,對佛祖向來是虔誠恭敬。戒台寺雖然不大,卻也是五髒俱全,大殿之後便是供香客居住的左右廂房,廂房之後才是僧人們居住的禪堂後院。

後院的東邊有一座精巧的園子,是老方丈廣空大師的棲息之所,而西邊的幾間禪堂便是幾位“惠”字輩的師父們打坐參禪的地方。

智清的師父法名“惠明”,是“惠”字輩師父們的大師兄,也是廣空大師的得意門生,如今廣空長老年事已高,寺中大小諸事都由惠明禪師料理。

這天傍晚,惠明禪師做完功課之後,便獨自在禪堂裏泡了一壺好茶,他也打算借著這沁人心脾的茶香領悟一下佛法禪道。其實禪道與茶道本是相通,品茶與參禪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隻可惜惠明禪師剛把茶盞端起來就聽到門外吵吵嚷嚷。

“這群熊孩子,整日裏不參禪打坐,就知道瞎跑亂叫,唉,真不讓人省心!”

身為“惠”字輩的大師兄,又是本寺監寺,惠明禪師也算是個辛苦操勞之人,他既要管理寺裏日常的各項工作,還要招待前來進香的善人和施主,有時還得帶隊下山參加一些喪葬活動,為寺裏賺些外快,可謂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惠明師父本想出去將他們訓斥一番,免得這些孩子擾亂佛門清淨,但剛泡好的這一壺茶,又不舍得讓它涼了,隻得又端起茶盞品味一番。

“師父,不好了!”一個小徒弟急匆匆跑了進來喊道。

他就是智清的二師弟,法名喚作“智能”,隻比智清小了半歲,是山下藥王村村民劉二家的孩子,隻因智清當年被撿回山時還不曾斷奶,廣空長老便將他寄養在劉二家裏,劉二的媳婦剛生完孩子奶水充足,一時發了慈悲,答應喂養智清。這劉二嬸見智清可憐,便像親生孩子一般對他,因此這智能也跟智清從小玩到大,親如兄弟一般。

後來廣空長老將智清接回山裏,這劉家的孩子也嚷著要跟著上山,劉二夫婦見家裏也不是十分寬裕,山上又能管吃管住,便同意了孩子的要求,讓他也跟著山上修行。

“你喊什麼喊!佛門清淨之處,豈容你在這兒大吼大叫!真是一點兒規矩不懂!”

這智能慌慌張張剛跑進門就被師父罵了一頓,灰溜溜的把頭縮回去一半,隻得緩步走上前來,跟他師父好聲彙報。

“師父,大…大師兄回來了!……”智能因跑的太快,自己又體重超標,邊說邊又喘著粗氣。

“回來就回來唄,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真是的!”這惠明一聽大徒弟回來了,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算著日子,智清下山也有半個多月了,這個時候回來也是預料之中。再說智清回山,肯定會先來拜見自己,自己作為師父,自然用不著出門去迎候,隻要在這兒喝茶等著他就是。

惠明瞅了一眼這位慌慌張張的二徒弟,覺得同樣是自己的徒弟,還是智清更加聰明懂事,讓自己省心一點。他端起手裏茶盞,嫻熟的吮飲了一口。

“他…他還帶了個媳婦兒!”

“噗——!”那盞上好的碧螺春茶被惠明禪師吐了一地。

“什…什麼?你再說一遍!”惠明師父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立馬從禪椅上站了起來。

“師父,大師兄他破了色戒,他下山娶了個媳婦兒回來了,您快去看看吧!”

惠明師父這才聽清楚了二徒弟的話,但還是一臉狐疑,這二徒弟雖然傻乎乎的,但平時也不敢說謊,可那大徒弟深知寺院戒規,更不可能做這種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