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佛堂議事(1 / 2)

第九章佛堂議事

戒台寺的禪堂今晚異常熱鬧,各院的長老師父們齊聚惠明大師的房裏,正在商議如何安排寺裏新來的這位不速之客。

“各位師弟,我想你們也都聽說了,我的徒兒在山下得遇一位落難的姑娘,還將她帶回了寺裏,這姑娘本是柳家村的錢員外強娶而來,她因不願嫁與那年過半百的錢員外,便偷偷逃離錢府,又被我那傻徒弟帶回了寺裏,如今這姑娘人已在寺中,我們當如何處置?”

惠明大師三言兩語將事情的大致情況和幾位師弟說了一下,因為頭一次遇見這類事,自己也拿不定主意,而老方丈又每日閉關悟道,自己也不便去打擾,因此就叫來寺裏年長的幾位師弟商議。

在惠明大師的幾位師弟中,當屬二師弟惠法的俗世經驗豐富,他本是江州刺史帳下的一名軍官,如今也過了而立之年,隻因十年前犯了人命官司,逃難來到揚州,後來遇見廣空長老在江都縣裏講經說法,一時動了禪心,欲皈依佛門,洗刷生平犯下的罪孽。

廣空長老見他精通武藝,便讓他在寺裏做了武僧,一來讓他看守寺院不負平生所學,二來也可讓他給寺裏的僧人傳授些武藝,既能強身健體防病消災,也能有個防身之術,免得到外麵受人欺負。

這惠法禪師生性豪爽,又是個武夫出身,自然不願意常年在寺裏麵待著,剛來寺院時,也曾多次下山喝酒吃肉,與那城裏的地痞流氓也結識了不少。

後來戒台寺日漸衰落,和尚們都淪落到靠做法事來維持生計,這惠法師父又對城裏的大戶人家十分熟悉,因此下山為寺院聯係佛事業務的重任就落在他頭上了。

惠法師父常在紅塵俗世中行走,自然了解這塵世中的許多世故,今日又讓他師兄請來議事,少不了又得做一回顧問。

“二師弟,平日裏你對這紅塵俗世了解頗多,你看這事兒應該如何處理?”惠明大師久居深山古寺,哪裏知曉人情世故,還是得來尋求一下這位常在民間走動的二師弟。

惠法師父見他師兄來問,倒也擺出一副長者學老的態勢,他緩步從禪椅上起來,用手摸了摸自己那渾圓的肚子,又轉臉看了看旁邊的幾位師弟,一臉得意的樣子,心裏仿佛在說:“你看,你們幾個不行吧,這種事還是得讓我來!”

惠法師父習慣性的咳嗽了一聲,便對旁邊的師兄師弟們說教起來:

“師哥,依小弟看來,咱們寺裏來了個這麼一位姑娘也不算什麼大事!佛祖他老人家都說眾生平等,這佛堂廟宇也不是個隻讓住男人的地方,那姑娘既然來咱們這裏避難,咱們又豈能拒之門外?想當初小弟來這山裏入夥,不也是因為要避難嗎?”

惠明禪師聽他說“入夥”二字,連忙伸手攔住他說道:“哎哎,師弟,你不是‘入夥’,是‘出家’,是皈依佛門,咱們又不是強盜,說什麼‘入夥’啊?”

“哦,不是‘入夥’,是‘出家’!嗬嗬嗬……俺是個粗人,也沒那麼多講究,不過小弟覺得,既然那姑娘來到了咱這寺裏,就說明她跟咱這寺院有緣,既然有緣,就不應該對她的事不管不問。

再說了,這姑娘又是智清那小子給帶來的,師哥要是不收留她,恐怕你那徒弟也不會答應啊?哥幾個,你們說俺說的有沒有道理?”

幾位管事的師父也覺得惠法說得有些道理,連連點頭說是,但畢竟這寺裏現在是惠明禪師當家,一切還得聽他的意見。

“二師弟所言確實有幾分道理,我對這姑娘也並無拒絕之意,隻是那姑娘的夫家是柳家村的錢員外,那錢員外雖然無官無爵,但也是本地一霸,若被他得知了此事,勢必會來山中討要這姑娘,到那時我們又當如何?

戒台寺畢竟是一座方外寺廟,管不了這類紅塵之事,若他夫家拿了婚書前來要人,我們終究還是得放她回去,到那時我們不僅沒有救下這位姑娘,反而會害了她的名聲,若他夫家知道她與我們這些和尚有些瓜葛,回去必定對她心存猜忌,到那時,受苦的還是這位姑娘啊?”

眾位師父聽了惠明的話,也覺得說的有理,常言道:“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如果隻是解了這姑娘一時之困,卻不管她以後的死活,那也算不上什麼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