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子登壇拜將,封皇甫嵩為左將軍,督領前將軍董卓所部,可是董卓的西涼鐵騎都是他這些年辛苦攢下來的,怎麼肯輕易交出去?於是對皇甫嵩陽奉陰違,讓其不能很快地熟悉掌握部隊。
這樣的情況直到冀州刺史王芬畏罪自盡的消息傳來才有所改善,特別是隨後秋明引室韋牽製烏桓的消息被並州刺史丁原所確認,洛陽城裏一切質疑秋明的聲音都突然間銷聲匿跡,董卓也就立刻變得無比聽話,不但全力配合皇甫嵩掌軍,還積極向皇甫嵩獻計謀功。
此時王國統領的馬騰韓遂叛軍已對長安成圍困之勢,董卓道:“智者不後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不救則城滅,全滅之道在於此也。不如末將先領輕騎從間道破陳倉,明公引大軍自後徐徐而來,敵失陳倉則歸路已斷,必軍心大亂,我軍可一鼓而勝之。”
皇甫嵩緩緩搖頭道:“不然,兵法有雲,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我,可勝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餘。有餘者動於九之上,不足者陷於九地之下。今陳倉雖,城守固備,非九地之陷也。王國雖強,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之勢也。夫勢非九,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國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陳倉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煩兵動眾,而取全勝之功,將何救焉!”遂不聽董卓之言,隻在營中日夜操練軍士,又命秋明募集義勇擴充軍力。
秋明可沒心情去搞什麼“保家衛國人人有責”或者“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宣傳活動,他隻是隨便把鍾繇親筆抄錄的匹馬戍涼州一詩高高掛起來,自然引得不少壯士痛哭流涕,自備軍械馬匹前來投軍,秋明要做的隻是把他們帶進皇甫嵩的軍營裏罷了。
如是幾日之後,秋明把招兵的事情一股腦交給國淵和沮授,自己卻關起門來研究起長安方麵的戰報。雖然司馬防每都有告急文書請求救兵,可是告得多了反而大家都不急了,而且秋明還有自己的消息來源,能夠對戰事有更直觀的判斷。
根據龍組密探的報告,長安開始的局勢確實挺緊急的,十幾員偏將裨將同時出城迎敵,卻被馬騰之子馬超一人所殺,若不是城門關得快,幾乎要被馬超搶了城。不過自從鍾繇入城接管了城防事務,嚴令禁止所有人出戰,又在城牆上廣插旗幟遍立草人,同時散出疑兵之計,隻洛陽援軍不日將至,很快便穩住了陣腳。
得知援軍主帥是皇甫嵩以後,涼州叛軍明顯分成了兩派,以王國為首的漢室叛將深懼皇甫嵩的威名,就要立即撤圍西逃,卻被馬騰韓遂苦苦勸住,更日夜不停攻打城池,想要在援軍到來之前攻下長安,獲得一個立腳之地。
京兆尹司馬防的次子司馬懿也被困在了長安,在鄧州和周瑜鬥了一年多以後,這家夥肚子裏的壞水更加多了。在他的建議下,鍾繇先是順風放火,燒了馬騰的草料場,又引灞水倒灌,淹了韓遂的幾座軍營,虛實相間奇正並用,到後來涼州叛軍都不敢在城下停駐,隻能離城十裏下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