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仁義二字(2 / 2)

\t這個白發蒼蒼的大儒嘴角止不住的微笑,似乎已經看見三千大世界每一個角落都遍布了儒門士子的腳步。所有的人,上到君王,下到黎民百姓都默誦儒家經典要義。

\t如果熊無心站在這裏一定要驚駭無比,這個大儒不是別人,正是下界儒門領袖,太學之主,八十一儒宗之一的董仲舒。

\t這是一位傳奇人物,曾在上古時代出現在洪荒世界,向當時的諸侯天子進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且還真的在洪荒世界有過一個短暫的儒教大一統局麵,隻是後來戰亂爭鬥而告終。

\t儒家的董仲舒執掌太學,將整個道德大世界囊括在儒門教化之下,將太學宮遷移到道德大世界。

\t每一千年開一次經筵,諸天萬界甚至上界的儒門仙人都會親自蒞臨,辯論儒學,講訴自身的儒門大道。

\t董仲舒的三綱五常道理在諸天萬界都廣泛遵循,而且凡間帝王自稱天子,也是從董仲舒提出的君權神授,上蒼之子的理論開始。

\t這樣一位人物,跺一跺腳,三千大世界都要顫上三顫。

\t孟浩然溝通天地正氣,幾乎將整個中千世界都給囊括了一次,甚至不少修道有桎梏的土著修真者,在被這濃鬱的天地正氣洗滌過後,突破修為。

\t無盡的天地正氣在孟浩然身上流淌了一遍,變化成了他自身的王道浩然正氣,比天地正氣更為純粹,無一不顯露出仁義無雙的威勢。

\t“好厲害的正氣之道,我不如也。”

\t隨著距離孟浩然越來越近,雖然熊無心還沒有見到孟浩然,光從他所彰顯出來的威勢,熊無心心生無力,直接被人給比下去了。

\t甚至二者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一個如同童生儒子,一個如同一代儒門宗師,境界差別也太大了,一個是在天的雲,一個是地裏的泥。

\t熊無心幹脆散發出自身的正氣應和孟浩然,大有一派萬儒朝宗的景象。

\t毀滅一點也開始顯露出他的恐怖,一點點裂痕出現,整個天地開始支離破碎,從一點開始,一直輻射出去,所有的法則力量蕩然無存。

\t凜冽的殺氣,恐怖的死氣,一紅一黑如同兩條虛線一般無限延長滲透在裂痕之中,一往無前。

\t這一點崩壞一方天地之後,攜帶無上威勢直接掠向孟浩然,也將孟浩然整個人的肉身和靈魂都要破碎成細碎的虛線。

\t無盡的浩然正氣在孟浩然手中演變成兩個大字,這是儒文最終奧義,一切儒道最為核心最為純粹的理念。

\t仁義,正是這兩個儒文大字,這兩個字體的本源正掌控在孔聖仙君手裏。

\t孔聖仙君也是因為得到這兩個大字的本源方在這一紀元建立了儒門,弘揚儒學,至於儒文大字之首的儒字字體下落卻是誰也不知道。

\t儒字不出,以仁義為王,教化蒼生。

\t雖然孟浩然現在手中演化出來的並非仁義兩字的本體,但也是三千世界大儒們萬儒朝宗之後的天地正氣所凝聚而成,得到正統儒門認可,仁義二字許可之下的衍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