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英道:“我聽文文說徐兄弟想學劍法,並和雁門劍派深有淵源。”
徐承誌道:“在下年幼時拜過一位武術師父。他出身雁門劍派。”
楚天英問道:“敢問尊師高姓,姓陸還是姓孔?”徐承誌答道:“先師姓陸。”楚天英道:“噢!那麼應是雁門劍派的嫡派了。”海文文素知楚天英的本領,為了抬高他的興致,說道:“噫!這可不奇怪,你從來沒有出過門,怎麼知道這麼多事情?”
此話好生迎合楚天英心意,楚天英欣然,道:“我自然知道!九華山雁門劍派,享大名數十載,天下武人,劍客,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文文,你也是習劍之人,不知道雁門劍派,該引以為恥才是。”海文文道:“我自管學我的劍,曉不曉得雁門劍派有什麼要緊。”
楚天英道:“我教你長點見識,今後你行走江湖,遇見了雁門劍士,最好跟人家客氣點。”
海文文道:“你是不是說我們九靈的劍法不如雁門劍派的好?”楚天英輕輕搖頭,說道:“非不如也!是不當為也!”海文文道:“怎麼說?”
楚天英道:“相傳,雁門劍派始創於八十多年以前,開山祖師是一對姓室的夫婦。這對俠侶生有一個女兒,可惜,女孩還沒長大成人,就被他們的仇家害死了。他們為了給愛女報仇,花了很長時間四處追殺仇敵。多年以後,終於殺盡了仇敵,為女兒報了仇。他們本想退出江湖,隱居深山,再生一個孩子,一家仨口,安樂生活。可是,婦人一直不孕。他們就想,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殺生太多,罪孽深重,老天動怒,不許他們有子嗣。自那以後,他們夫婦二人行俠仗義,扶貧救弱,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並嚴令規範門下弟子多行善舉,為窮苦百姓,天下蒼生造福,雁門劍派也就此名揚天下,為天下各家武林門派所尊重。……文文,你想,似這樣的門派,我九靈教應該與之為敵嗎?”海文文粲然一笑。
楚天英又對徐承誌道:“雁門劍派收徒弟的時候,極是嚴格,祖宗三代以上也要查問,嫡派尤為如是。因此,論人丁,嫡派不如庶派人丁繁盛。據說,現在的雁門庶派收納弟子,偏好帶藝投師的人,為得是能博取其他門派的長處,以增進自家劍法的威力。弟子的人品也就大不如往日了。”他談興很高,跟著又講了一些關於雁門劍派的典故。徐承誌聽他高談闊論,評古說今,談吐俊雅,見識淵博,不禁大為傾倒。
三人聊至晌午,楚天英有些倦了,有丫鬟送湯藥來,徐承誌借機起身告辭。
過了兩日,海文文來到徐承誌處,將一隻錦盒相贈,盒中盛的是兩本雁門劍派的劍譜,乃楚天英所贈,徐承誌意欲找去道謝,海文文道:“等他氣色好的日子,我帶你去。”徐承誌道:“世子人很好,希望他康健多壽。”
忽一日,程子奇興衝衝地來找徐承誌,站在門外喊道:“你快出來,這裏有一件大喜事。”徐承誌聞聲迎出,見程子奇一身華服,頭束紫金冠,腰束金帶,腰間一塊軟白玉,英俊瀟灑,器宇軒昂。程子奇道:“承誌,有件喜慶事,玉蘭姐即日就要成婚,新郎官就是我一向敬佩的大英雄馬慈馬大哥。”
徐承誌沒有聽過這個人的名字,因問:“是哪裏人?”程子奇道:“馬大哥是公門中人。他為人豪爽,深明大義,很有擔當。當年澤王一家被太後下旨拿捕,定罪下獄。在押解赴京的中途,馬大哥甘冒誅滅九族之險,邀了十幾位與他相知的綠林好漢,殺亂押解的官軍,劫下了囚車,救了澤王一家幾十口人。”徐承誌聽了心想,原來澤王一家子的性命是這位新郎官救的,難怪李玉蘭小姐要以身相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