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四 初到巴黎 拜會華商(1 / 2)

隨著王徐海開車從從法國戴高樂機場出來以後,就一直向巴黎市區持續的行駛去了,在二個小時後,此時正是法國當地時間的下午一點左右,他們就來到了圖在別克街區,也就是所謂三十二區,在這裏居住的絕大多數的居民,都是從中國來到這裏經商的華人,或是很早就移民過來久居在這裏華人後裔。

這裏的街道兩側經營的都是中國的一些傳統商品,這裏的華人店鋪真是種類齊全、五花八門,有雜貨店、中式餐館、賣肉鋪、理發店、澡堂等,已是讓李為等人看的真是讓人眼花繚亂,此時街道三三兩兩迎麵走過來的華人,仿佛真是回到了中國一樣。

雖然在法國首都巴黎,還有一些華人非常集中居住在一起的地方,無論是集體居住的規模,而且還是繁華的程度,都遠遠的要比這裏好上許多。

但正是因為這裏比較安靜和隱蔽,才能更加方便李為和王凡的自由出入。所以王徐海在思前想後還是選擇了這裏,作為兩個同事前來法國執行任務的落腳地點,而且這裏雖然是“麻雀雖小”,但卻是“五髒俱全”。

這裏的生活環境基本上都能滿足李為這兩個人的生活需要,而且還會有一股濃濃的華人情結,讓初次出國的李為不至於感到太陌生了。至於王凡、李為需要保護的那個華裔商人,叫嚴小軍,老家是來自浙江溫州的,他被自己的老鄉們戲稱為“製鞋大王”。

這是一個專門批發零售各種鞋類的大商家,他的家以及公司的總部也都分別在這裏,因為他們家在六十年前就是在這裏發家致富的。為了不忘記自己的取財根本,他依照自己父親的遺願,始終堅持在這裏經營了下去。

雖然有很多的華人早就來到了法國的巴黎謀生,但是以前住在這裏的華人並不多,這個三十二街區居住的也隻有幾家華人而已。因為他們家起步的比較早,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苦心經營後,他們家的製鞋公司卻是發展的很快。

除了自己堅持傳統工藝製鞋外,他還在十年前就回到國內,與中國內地的不少大型的製鞋工廠大力合作,源源不斷的把他們的產品都銷售到法國來。然後他把各種各樣精美萬分的,都是中國廠家生產的鞋樣,一一的都是擺自己了自己店裏的櫥窗展台上,從而吸引了大量法國人和來往遊客“眼球”的極大關注。

另外他還大量的批發中國國內地生產的不同檔次、不同規格、不同款式的布、皮鞋等,因為中國鞋不僅造型新穎,而且是特別的物廉價美,所以很受當地法國人的歡迎。

現在這條日益繁榮起來的街區四周,在前兩年都已經是配套了建設起來了很多相應的機構和場所,如學校、醫院、銀行等,也更好的滿足和服務了這裏的華人居民。

在路邊的停好了車以後,李為和王凡就隨著王徐海來到了他們法國之行的落腳點,一幢獨立的五層高小樓裏。以後這一段時間,他們兩個人的住所就在最頂層了,一共兩間的房間,正好是還是對門,另外還共同擁有一個完全獨立的小平台,可以供他們欣賞一下晚上的巴黎夜景。

在簡單的收拾好了行李以後,王徐海就把房門鑰匙分別交給他們了。接下來,李為和王凡就跟隨著老王這個“法國通”來到了樓下不遠的一家中國餐館裏。

在前去的時候,李為抬頭一看,隻見門口高懸的木匾上麵,龍飛鳳舞的寫著“明月樓”三個金字招牌大字,這是一幢三層樓高的酒店,真是有如同歸國一樣的感覺。在這裏,兩個出國的人終於又可以吃上中國的傳統美食和白米飯了。

走進一樓的廳,此時已是過了中午吃飯的時間了,所以也沒有看到什麼客人,這一行三人,在王徐海的帶領下,是一前一後的來到樓上最裏麵的小包間內,李為是毫不客氣的點了十幾個大菜,其中就有糖醋排骨、紅燒肉、小雞燉蘑菇等,就在菜全部上齊以後,他是甩開腮幫子,不管不顧的大吃了起來,現在他的食量可是大大的見長啊!

就在王凡和請客的王徐海吃的半飽的時間,李為已是風卷殘雲般的把桌上所有的菜都是吃光,隻剩下滿桌的骨頭和湯水了,直把李為對麵這兩個人看的是目瞪口呆。

特別是王徐海更是在心裏不停的嘀咕著,這上麵到底是派來一個執行任務的高手,還是派來了一個“超級大飯桶”啊!最後兩個沒有吃飽的人,隻得又多點了一些菜,這才也總算是吃飽了自己的肚皮。至於剩下來的菜,打包以後就讓這兩個新同事晚上對付一下吃吧!省得晚上再出來一趟了,畢竟這初來乍到的,難免還是會引起一些有心人注意的。

在老王付錢走人後,三個人又回到了那幢小樓的五層樓頂住房裏,然後王徐海又詳細的把嚴小軍向大使館申請保護的事情,又認真的對王凡和李為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