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太原府以後,崔萬發就讓家人一路駕著馬車,風塵樸樸的趕到了文水縣,在興致頗高的找到了李家以後,卻不想以是物是人非,這裏的深宅大院已然是悄然間換住了別人家。
經過手下家人的再三打聽,這才知道了李耀祖家中已是慘遭巨變,現在正與其母在郊外的土地廟中暫時棲身。在一起隨同而來的家中師爺,主動前往打探了一番情況後,就出謀劃策的給他出了這麼一個絕好的主意,這才有了收李耀祖這個小神童,成為崔家十年家奴的意外打算。
在到了靜樂縣的崔家莊園以後,這個崔萬發倒還是沒有怎麼折騰他,隻是讓他安心陪著自己的寶貝兒子,是安心的陪伴讀書,這十三歲的小秀才又能幹什麼力氣活呢?
對於這個現在已算是無比好的境遇,李耀祖隻是先認命了。縱然他是一萬個不甘心,但為了以後的長遠著想,目前也隻有這一條安生立命的路可走了。
但就在崔家以後這般死水波闌的生活裏,一個女孩子就直接闖入了他的正常生活。她就是崔家的二女兒崔雪涵,更是崔萬發的掌上明珠,今年也才十二歲,她要央求著自己的父親,也是要陪著自己的哥哥,是一同的識字讀書。
這崔萬發雖也是是風流成性的主,但也隻是和自己的元配夫人蔣氏隻先後生了這一兒一女,至於其它的七八房小妾們,卻是沒有一個能再給他生下一兒半女的了。
這教一個也是教,兩個也都是一樣的,這崔萬發就同意自家女兒的這個願望,就讓家中請來的周老先先,又多教了一個,這算起來,花同樣的學費卻教了兩個孩子,這還是自己占便宜了。這崔家的兒子本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子,天生就是好吃懶做,且又長的肥胖無比,在有心人帶領唆使下,更是隻愛美人不愛讀書。
你要是問他這太原府裏那家的窯姐最漂亮他倒是能如數家珍般的說出來,這怡春院裏小桃紅的腰最為纖細柔軟,等等諸如此類的親身體會,真是能說上三天三夜也不如厭煩的了。自從有了小神童以後,他更是如魚得水了,這先生要求作的學問,他是直接丟給了李耀祖來獨力完成,自己則安心繼續青樓風花雪月,快樂遙逍去了。
而早知這個花花公子得性的周老先生,更是睜一眼閉一眼了,這畢竟自己年紀也大了,想要再重新找一個這麼富裕的大戶人家,還真是不容易的。就在乾隆五十三年的盛夏,由於天氣異常的炎熱,年僅十四歲的崔雪涵就獨自一人,悄悄的來自了家中大花園裏的荷花塘邊避暑。
在聽著樹上一陣陣不絕於耳的蟬鳴聲,感受這難得清涼,坐在塘邊綠樹之下的她,望著滿塘隨風搖曳不停的那粉紅色的、白而呈玉色的、還更有那金色的荷花美景,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她就情不禁想起了昨天昨天周老夫子所教的,那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她在一時興情勃發之下,就頓生愛募之心,由於自己太癡迷於眼前一朵朵荷花了,就不慎一失足間掉入了這大荷花塘裏,在情急之下,她也顧不得絲毫的體麵了,隻得是奮力的大聲呼救了。可是眼下正值酷暑盛夏的午後,這莊園裏的人都是在午睡著,這裏又遠離著前麵的一眾庭院,是連一個路過人的也沒有。
就在她滿心絕望的時候,正不自覺的大口大口吞沒著渾濁不堪的塘水向下沉去的時候,一個人卻是猛然的縱身跳了下來,奮不顧身的將她救了上來。原來在聽到附近有人在大喊救命的時侯,一如往常的來這裏潛心苦讀對聖賢之書李耀祖,也是完全意外的就這樣救起了崔家的掌上明珠。
根據當時的封建禮法,這屬於嚴重的有傷風化的事件,這男男女婦的怎能就這樣授授不親了,這要時傳揚出去,這個崔家大小姐怕是以後倒貼,都是會沒有人敢要了。
這崔雪涵全身上下的都讓別人給摸過了,這就是不貞潔的有力證據,也就不能稱之為冰清玉潔了。出於對自家小姐自身的清白名譽著想,李耀祖就再三的叮囑她,千萬是不能說出去的,不然這對她,還是對於自己都是沒有任何的好處的。
自從有了這次意外的救命之恩以後,這崔家的二小姐就格上的留心上了這個李耀祖了。在她刻意的細心打聽之下,終於是知道了這個眉清目秀的小書僮的悲慘身世了,這讓她更是感到憤憤不平,同時更為自己父親的“落井下石”之舉,就更為不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