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聖朝將秉承7000年內不對外發動戰爭,不無故增兵的承諾!”
在這本泛黃的《開國法典》最後一頁,被人增加的這條明顯使用的是手寫。但是,字行當中有一枚鮮紅的印章:劉裕私章。
精通印章的蔣特使自然能夠分辨出印章的真假。當今皇帝劉裕的印章蓋在上麵隻能說明,這是皇帝對某人的私下承諾,有這種資格的隻有修為在皇帝之上的青雅娘娘。
“奴才蔣逢春叩見宣王殿下!”
這本法典的出現,劉寬的身份呼之欲出。蔣特使再也不能裝聾作啞,當即下跪高呼劉寬的封號。
“蔣特使,現在不是在都城更不是在宮裏,你不必如此多禮。”劉寬在蔣特使起身後,指了指他手上的這本《開國法典》道:
“我相信範思亮口中的,城主下令增兵4萬,必然有來自都城兵部的官文。但是,如果我將這本《開國法典》大量印刷,在民間流傳起來。請問蔣特使,大家將會如何評價當今皇帝?”
蔣特使一時語塞,這種事件如果真的發生,而且還是從岩海城開始。他這個特使必定落下殺頭的罪狀。但是,他猜不透劉寬的想法,根本不敢出聲。
“皇帝的想法我無法幹涉,也不想幹涉。我要的是這個範思亮得到應有的懲罰。相信蔣特使能夠辦好這件事。”
“當然,你能辦好這件事,我會送給你一個大大的功勞。條件是對我的身份和行蹤進行保密,讓城主取消收購藥草的命令。”
知道劉寬的想法後蔣特使鬆了一口氣,至於功勞他真的沒有奢望。他隻是客氣地詢問道:“不知宣王殿下,要送給奴才怎樣的一件大功勞?”
“蔣特使的職責是考察民情民風,如果能急民之所需,我相信上報都城之後一定會受到嘉獎。所以,我的這個大功勞就是,能讓天在三天內下一場雨。”
如果是普通人說出這種不可思議的話,蔣特使一定會將他當作瘋子趕出解甲樓。現在他隻能把自己當作一個傳聲筒,請城主移駕解甲樓,由他定奪。
劉寬的這個甜棗城主大人自然樂意接受,信不信是另外一回事,他必須讓劉寬留在岩海城。
兵部的命令是增兵一半,他下達的是增兵一倍。如果讓劉寬回到都城見到皇帝,必然會讓自己陷入困境。留下他,最好是找機會讓他消失在南雲大陸。
.....
劉寬離開時還不知道,城主對他已經有了必殺的決心。
他走出解甲樓坐進馬車,商萬河三人對他有了另外的看法。能夠說服蔣特使,能夠讓城主親自趕到解甲樓處理問題,都充分說明了這位劉護院嘴皮子的功夫十分了得。
讓這種崇拜的眼光看得心裏發毛的劉寬,隻得找到話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他撩起窗簾,對坐在蛟馬上的商萬河道:“如果範家想要挽救範思亮,可能會采取哪些措施?”
“城主的決定不容改變。我想範家首先要做的,必是尋找上品療傷靈藥救治範思亮,然後就是設法讓他避罪。也許躲進岩海武府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