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楊蟬兒自然是不會出現在太子麵前,見七郎和九郎回來的時候都帶了幾分笑意,可見對這次見麵的結果還是滿意的,楊蟬兒雖然覺得自己與太子犯衝,不過這麼些時間觀察下來,也不得不承認太子各方麵都很出色,確實是個為君王的好人選。
相對於七郎和九郎對太子的滿意,七郎和九郎給太子帶來的消息的價值簡直讓人驚喜,太子很早就察覺到南王在秘密屯兵卻一直找不著證據,南王疑心病重,每每查到一丁點蛛絲馬跡,還沒來得及順藤摸瓜查下去,相關的人和事就被南王給以迅雷不及的速度抹去了,若是這次能拿到南王秘密屯兵意圖造反的證據,絕對能讓南王永不翻身再無登位的可能,皇上就算再寵愛南王,也絕不會容忍一個圖謀不軌窺伺自己皇位的兒子。
此事事關重大,為了不走漏消息,除了七郎和九郎就隻有太子和蕭逸知道,連楊蟬兒都一並瞞著,不過瞞著楊蟬兒自然不是因為保密問題,而是怕楊蟬兒不聽勸阻以身犯險,這些年雖然隨著年齡增長楊蟬兒辦事越發的沉穩幹練,不過骨子裏存在的冒險精神依然沒變,找到楊老三一直是他們一家人的心願,換成他們不論是誰知道了楊老三的消息都會按捺不住的。
這幾日七郎和九郎神神秘秘的似是在籌劃什麼,楊蟬兒心思敏銳又豈能察覺不到,隱約猜到應該是和太子的事情有關,既然他們不說她也樂意接受哥哥的好意並不過問,隻是暗自命心腹多加留心七郎和九郎的一舉一動,以便隨機應變,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幫的上忙。
部署策劃好能想到的一切,最後太子幾人商議決定由蕭逸和七郎帶人暗自潛入京都外幾座有可能掩藏南王巨大秘密的山脈之中,七郎和蕭逸帶著人一走,楊蟬兒這邊立刻就得到了消息。
楊蟬兒雖然不知道此次的事情跟楊老三有關,但根據種種跡象分析,得出來的答案已經八九不離十,畢竟以太子對蕭逸的看重和蕭逸的實力,能讓蕭逸和七郎聯手去辦,還如此慎重小心的事情,再聯合七郎和蕭逸的去向,最有可能的就是他們已經找到了南王秘密屯兵之地,而楊蟬兒派去盯梢的人,因為怕泄露行蹤被蕭逸和七郎的人察覺,隻能遠遠的跟著,在蕭逸等人進山後沒多久便跟丟了失去了眾人的蹤跡。
楊蟬兒聽到手下人這樣的回報並不意外,以蕭逸和七郎本事,能跟到出城後已經很不容易,這還是因為自己是他們信任的人,蕭逸和七郎沒有防備,加上自己對他們的熟悉和環境優勢占了先機。
南王是何等狠辣陰毒之輩,掩藏他如此巨大秘密的地方必定是防守嚴密危險重重,蕭逸和七郎去做這麼危險的事情,楊蟬兒擔心是免不了的,不過與其無濟於事的擔心,楊蟬兒更願意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讓七郎和蕭逸身處山中無暇顧及京中事態之時安全多一分保障。九郎見七郎和蕭逸離開後楊蟬兒這一連番的動作,心知楊蟬兒必定是知道了什麼,雖然沒有特意解釋,不過太子那邊傳來的消息也不再隱瞞。
時間在擔憂和等待中一點點流逝,約定好的時間過去,已經是第六日了,仍然沒有蕭逸和七郎的消息,也不知他們是不是遇到了什麼意外的情況,不論是太子還是楊蟬兒這邊心裏都很擔心,而京中的情勢也不容樂觀。
蕭逸是太子的幕僚,消失一段時間還沒什麼,旁人隻以為蕭逸是被太子派去辦什麼事情,不會引起太大的注意,七郎卻不同,他現在是手握重權的將軍,又是皇帝的信臣,在朝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一舉一動皆被人關注監視著,雖然以舊傷複發為理由告了一段時間的病假,但若是消失太長時間勢必會引起各方人士的猜測和懷疑,旁的還不懼,最怕的就是引起皇帝的猜疑,好在有太子從中周旋,目前還沒什麼大問題,隻盼著七郎和蕭逸早點傳來消息。
就這樣又過去了兩日的時間,就連太子也有些沉不住氣了,楊蟬兒思前想後決定親自帶人去尋七郎和蕭逸,正準備動身便聽下人回報七郎回來了,楊蟬兒連忙去迎,待見到七郎,上下打量七郎除了略顯疲憊並沒有受傷才放下心來,隻是山中情勢比預想中的還要複雜難辦許多,蕭逸為了保證計劃順利進行仍然留在山中策應沒有回來。
也好在七郎能夠及時回來,原來南王一直惱恨七郎保持中立不願投靠於他,一直想要伺機報複七郎的不知好歹,隻是七郎為人正派處事嚴謹沒有讓他找到機會發揮,這次得到消息七郎不在京都,派人再三確認消息無誤便進了宮裏在皇帝麵前揭發,又趁機進了不少讒言,皇帝雖然不盡信,終究是起了疑心,派內侍前往傳旨召見七郎。
七郎才到家沒多久,隻剛換好衣服梳洗一番,兄妹幾個沒說上幾句話,更是來不及見太子見上一麵便匆匆跟著內侍進宮見駕。一路上七郎把皇上忽然召見的原因過濾了一遍,又從內侍口中打聽到不少消息,心裏已經有了幾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