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土改後京郊農副業生產恢複與發展情況
1.京郊農業經濟區域的劃分與各區的生產特點:京郊農村生產情況,相當複雜,因土地位置距城遠近不同,曆史性的耕作習慣和技術經驗不同,以及自然河流和土質條件不同,形成了五個不同的農業經濟區域,因而各區的生產條件,也就有了顯著的不同。茲就五個典型的資料綜合分析如後:
(1)棉區:根據代表南部遠郊約占卅餘村的調查,土質多少含有堿性,且均屬旱地,平均每戶耕地麵積為二六畝,平均每戶植棉麵積為占有耕地百分之四四,但大部貧雇農及黨團員、積極分子的植棉麵積概超過平均數以上。每戶平均人口為五點四人,每戶勞動力平均為二點七人(按全郊區總的情況,勞動力是有剩餘的,但在棉區則感不足,尤以棉區的貧雇農,這種情況更為顯著)。據各階層座談會的結論,在現有的生產條件下,每一勞動力可耕種五、六畝棉田,但據實際調查每個勞動力平均隻種四點七畝,因為一般農民以為種棉花墊本大、費工多、易受災害,有所顧慮。因而目前尚不可能將可能植棉的田地,均擴充為棉田。
畜力方麵,根據現有土地麵積統計,平均五四點二八畝地有一頭牲口,但各階層間的比例差別很大,雇農平均一七七畝有一頭牲口,貧農為五三點九畝,中農為四八畝,富農為六七點二畝,地主為七五畝。
總之,棉區土地是具備發展條件的,勞動力也可加以組織調劑,但缺乏灌溉設備,因而妨礙了發展,如在所調查的典型村中四千餘畝棉田僅有十三眼水井。
又畜力亦普遍感覺奇缺。生產資金方麵,貧雇農在目前對栽培經濟作物的情緒雖然很高,但在人力物力上是有困難的。
(2)水稻區:代表近郊一部沿玉泉山、龍河、鳳河、清涼河及低窪地區約有廿餘村的情況。根據典型資料的統計,平均每戶有耕地一五點二畝,其中有水稻地百分之四二,平均每戶有水稻地六點四畝,每戶平均人口為五人,每戶平均有勞動力兩個,根據典型村的調查,平均每一勞動力可負擔七畝稻田的耕作,因而水稻區的勞動力普遍有剩餘現象。
水稻區的特點,一切耕作均用人力,而不用畜力,其生產成本較大。因一年隻收一季,受季節性限製大,勞動力忙時多集中在夏季,冬季為空閑時間,故雖有剩餘勞動力,但由於農忙季節性的限製,在夏秋季節尚不能利用。
(3)蔬菜區:代表近郊約有五十餘村的情況。每戶平均耕地為七點一畝,平均每戶種蔬菜占耕地百分之六○,即有四點四畝為水澆地。每戶平均人口為五點三人,每戶勞動力為二點八人,每個勞動力可種蔬菜一點五畝(根據菜農座談會的結論),故菜區勞動力總的說來,沒有剩餘。但根據各階層的情況,貧雇農有剩餘,中富農則感不足,需要經常雇用長工或臨時短工。
在蔬菜區的畜力主要用於拉水車及運輸產品,也有一部分用於一般大田耕作的。負擔耕地麵積,每頭畜力,平均僅達一八點六畝。
蔬菜區的生產特點,每年每畝土地一般都利用三次或兩次;人工、肥料等墊本相當大,經營方式不同於一般農田,須有熟練的工作技術以及防治病蟲害等經驗。作物受季節性的限製亦小。
(4)大田:代表郊區大部旱田區情況。每戶平均十畝左右,每戶平均為四點四人。主要作物以玉米為主,占全耕地百分之六五。每戶平均有勞動力二點八人,每個勞動力可負擔十畝的耕作能力,而實際每個勞動力僅平均四畝多,故大田區的勞動力普遍過剩。
畜力方麵,平均六二畝有一頭牲口,但各階層間的比例差別很大,貧農平均一三一點五畝有一頭牲口,中農為三八點五畝,富農為二四點六畝。
大田區勞動力的出路,為兼營各種副業,根據東郊高碑店典型村的調查,農民兼營的各種副業,計有廿餘種之多(主要以運輸業為主)。
(5)半農業區:代表遠郊山區石景山、門頭溝一帶情況。每戶平均土地為一三點三畝,除部分為水澆田外,概為山坡地和沙質旱地,主要作物以花生、小麥、白薯、玉米為主,其中以花生為大宗,占全種植中百分之三六(指五一年)。每戶平均有四點四人,勞動力一點九人,每個勞動力可負擔十畝,勞動力一般有剩餘,其中以貧雇農剩餘最多。
畜力方麵,平均三五點三畝,有一頭牲口,但各階層間的比例差別很大,雇農平均一五六點三畝,有一頭牲口,貧農為五三點九畝,中農為二三畝,富農為三一點八畝,地主為一五畝。畜力主要用在運輸業上,而以農業為副。
2.土改後農村各階層的生產資料占有變化情況。
各階層農民占有生產資料變化
成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