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了陶健的座位,柳如水朝眾人一拱手,道:“諸位有禮,在下柳攸寧,還請多多指教!”
右堂的學子皆是寒門,人數本來便不多,柳如水如此一喊,自然是滿堂都聽見了。
大家一臉奇怪的樣子看著柳如水,而當事人則是跪坐在席前,雙手平放大腿之上,一派從容的姿態。
正打算授課的柳韻倒是神情變了變,隨後道了一聲:“此乃家侄。”
言罷,柳韻微微瞪了柳如水一眼,似乎是在警告。
柳如水則是佯裝沒有看見,發現一邊的江寒皺眉思索,便問道:“冠英,師兄這個名字怎麼樣?”
江寒答道:“原來師兄名喚攸寧。”
“怎麼樣?”柳如水似乎是在問這個名字,又覺得這樣問不好,因為這個年代不管是姓名還是表字,都是出自父母親輩或者是授業恩師,怎麼能問別人自己的名字好不好呢?於是柳如水連忙改口問道:“師弟你可知道攸寧二字的出處?”
江寒近來正在讀詩經,剛好答道:“出自《小雅:鴻雁之什·斯幹》,取君子攸寧之意。攸,居所也;寧,靜和平安。所以應該說是……”
“是什麼?”柳如水一愣,莫非這二字還有別的解釋?
又見江寒一臉壞笑,表情做調皮的樣子,柳如水暗惱:且看你能說出一個什麼所以然來!
江寒忍住笑,答道:“師兄的名字二字,本意應該是居室安詳之意,但冠英卻覺得有另外一種意思,那便是……宜室宜家!”
這宜室宜家四字,出自《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老實話,攸寧二字還真有這方麵的意思,其本意是指家室祥和,不就是宜室宜家麼?
柳如水忍不住噗嗤一笑,其實她是臉紅了,以為自己女兒家的身份被識破,隻能用笑容來掩飾,還好她臉上敷了粉,別人看不到粉底下的肌膚顏色。
江寒倒是立馬便收起笑容,輕聲告罪道:“師兄見諒,冠英隨口胡說的!”
柳如水再也不理他,一副專心聽課的樣子,心裏卻如小鹿亂撞:還好,他應該是沒有看出來。也對,別人都沒看出來,他又怎麼看得出來我是女子呢?嗯嗯,有趣……
午間的課果然很短,柳韻隻是用他那方圓腔正的洛生詠唱了一些詩作,其中也有一首諸葛長清曾經吟唱過的《青青陵上柏》,此詩出自古詩十九首,其中‘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一句尤其感慨,頗得幾分憂思真味!
散學之後,柳如水似乎還有些泱泱不快,臨走時看都不看江寒一眼。江寒一愣,又記起午間的話,便要追上去,但陶健卻過來拉住他說道:“冠英,說好的隨我去挑選住處,這是要去哪裏?”
江寒回過頭來,對陶健抱拳道:“方才師兄讓我去一趟,怕是不能陪君山兄前往桃林小築了!”
陶健一臉失望的樣子,說道:“沒了冠英共同前往,這住處挑選起來也少了許多雅趣!”
江寒不忍見他失望,便問道:“現在時候尚早,君山兄若不著急,在此間等候片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