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1 / 2)

第一百零九章

第二節 圖像資料

一、照片

《首都建築》,1955年,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編。影集收錄了居住建築、文教建築、醫療建築、公共建築、辦公樓建築等121張照片。

《人民首都四年來的建築》,1953年,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編,內有照片141張。

此外,還有《三裏河工業試點工程施工照片》(1957年,北京市建築工程局)、《燕山石油化工總公司擴建工程影集》第一、二分冊(1976年,燕山石油化工總公司)等。

二、圖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紀念畫冊(1949~1959)》,1960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紀念畫冊編輯委員會編。本書主要反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來祖國在各條戰線上的偉大成就,內有圖片和宣傳畫近200幅。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運動會紀念冊》,1960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編。本書主要包括開幕、競賽成績、閉幕、運動員的會期生活、祝賀詩文和感想、國際友好活動、大會組織機構、競賽規程、競賽日程統計表格等內容。

《中國首都北京》,1986年5月,“中國首都北京”編輯委員會編輯。本書用圖片的形式展現了新中國成立36年來,北京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體製的改革中,加強城市規劃,調整城市布局,進行舊城改造,加快基礎設施、住宅和環境建設,城市麵貌發生的巨大變化。

此外,還有《北京古建築掠影》(1984年,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北京工藝四十年(1950~1990)》(1990年,北京市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圓明園四十景圖詠》(1985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古建築》(1986年,文物出版社)、《萬眾歡騰——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活動剪影》(1989年,北京出版社)、《北大老照片》(1998年,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中南海塵影》(1999年,西苑出版社)、《100中國日報新聞圖片見證SARS》(2003年,中國日報社攝影部)、《北體老照片》(2007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崢嶸歲月》紀念畫冊(2008年,清華大學出版社)等。

三、地圖

《北京市內外城地圖》,1950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設局編。本地圖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的北京市地圖之一。圖中用紅線標明城市主要道路。

《北京市地圖集》,1959年10月,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編。本圖集主要包括北京市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氣象、主要河道、水庫、公路、礦產分布、人口分布等,共有20張地圖。

此外,還有《北京市城區地圖》(195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設局)、《北京市近郊略圖》(1955年,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北京市地貌分區圖》(1956年,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北京地區地形圖》(1959年8月,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北京市行政區劃圖》(1960年,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北京市近郊區地圖》(1963年8月,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北京市地圖》(1965年,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北京市地圖》(1985年,北京市測繪院)、《北京市全圖》(1999年5月,西安測繪信息技術總站)、《世界地圖集》《最新世界大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地圖集及地圖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分布簡圖》《中國掛圖》《舊北京1949年城區地圖》《舊北京1949年城郊區地圖》《北京市總體規劃示意圖》《北京市總體規劃初步方案遠景規劃圖》《北京市區規劃示意圖》《北京市郊圖》《北京市郊區縣地形圖》《北京市遠郊區縣地圖》《北京城區地圖》《北京市城郊行政圖》《北京市區附各縣行政區劃圖》《北京部分區縣地名圖》《北京郊區耕地麵積測量情況圖》《北京農業地圖》《清河農場地形圖》等。

四、圖紙

《北京市總體規劃草稿》,1952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編。本圖對北京地區的工業、院校、居民區等做出總體的規劃,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最早的一張總體規劃圖。

《北京市少數民族暨寺廟分布圖》,1954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編。本圖主要反映各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量、寺廟的分布。

此外,還有《北京市道路工程計劃圖》(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設局)、《石景山鋼鐵公司第二次擴建方案》(機建設計處)、《北京市郊區下水道河湖計劃示意圖》(195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衛生工程局)、《北京市主要工廠分布圖》(1954年,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北京市水利規劃初步方案示意圖》(1954年,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蘇聯展覽館略圖》(1954年9月)、《長安街地形圖》(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土壩最大橫斷麵圖及軸線段斷麵圖》(1958年2月,十三陵水庫修建總指揮部)、《石景山鋼鐵公司總平麵圖》(1962年,水利部北京勘測設計院設計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