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布拉格睡醒了(2 / 2)

在萬聖節的尾巴,給自己點一盞南瓜燈,和小南瓜一起壞壞地鄙視過往人群,和小南瓜一起自嘲著摸摸鼓鼓的肚皮。2012漫天飛雪的初冬,伴著《江南style》的舞曲,就算扭不出鳥叔的花枝亂顫,也要給自己來個盛裝舞步的轉身。

你有沒有那樣一刹那,覺得自己淹沒在人海,周圍的嬉笑、煙火、喧騰,美好得讓你一時忘我,能全身心地去感受一種狀態,很奢侈……

很多年前第一次聽《布拉格廣場》,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如今和她的淵源,這種平均每周兩次穿過廣場的頻率,作為過客,亦作為主人。

記得,2008年第一次到這裏不知所措和眼睛不夠用的窘態。

記得,2009年夏花絢爛的時候,我帶著小得意美滋滋的過節一樣地跳躍著走過廣場。

記得,2010年我孤獨壓抑的時候,一個人曾在這裏艱難地踩著雪穿梭在鬧哄哄的遊客中。好像好像,我的各種心情,各種步伐,我都在這裏體驗過。雙子塔天文鍾還是那樣,隻是時代在變,我們都在變。

3年,不短,足以形成習慣,也足以生成厭倦。

我說自己看過布拉格的日與夜、春與夏、冰與雪、人與物,盡管還是常常的不真實感,但偶爾萌生的愜意也是很微妙的。

我常常反省,我究竟有沒有好好地欣賞過她。這年冬天,我突然發現她越來越炫,其實是自己以前都忽略了。

我記不清已有多少次站在黃昏的廣場,看到過多少次白鴿起飛、旋舞,那畫麵我不會因為太美而不敢看,隻會因為不真實而茫然。

又想起那首歌,實話說從調子到歌詞,不盡全麵,卻也有詭異奇幻的倩影。

2011年的聖誕是我在這裏的第4個聖誕,有紀念意義的不是聖誕本身,而是彼年的今天和此年的今天,因為心情不同,景致也大有看頭。

每天每天,來往於這個廣場的大多數是遊客。掃盲遊者,在此駐足停留半小時,慌慌張張,等敲鍾,合影,買紀念品,走人。深度遊者扛著寶貝相機,孤身一人眯著眼總要把廣場的近景遠景側景看個遍,嘖嘖幾聲,漫步前行。文藝青年者,靠在廣場邊馬車旁,叼著煙或冰淇淋,眼睛瞅著石磚地,耳朵尋著鍾聲,不緊不慢,不言不語,體會景致之外的情思。常住居民,往常總會步履匆匆,低頭趕路,路過廣場不為欣賞,不為煽情,隻為盡快穿過她走到另一端的地鐵和另一端的學校、購物街。

好吧,我在經曆了以上4個階段之後榮升為第5種非典型借住客,時而在這裏徘徊徘徊裝裝文藝,時而頭也不抬老把自己當成不屑的當地人,但無論怎樣,她都是我的廣場,我都是她的過客。

今天是平安夜,對於無宗教信仰的我來講,就是個可以歇一歇的好日子。不過我喜歡這個名字,平和、純粹,隻關乎願景和美好。

這裏的平安夜靜極了,靜到街上隨時會有鬼出沒,一點沒有下午集市的喧鬧。靜謐的夜晚再配上陰冷的夜空,對於視覺控來講極具誘惑。

走在空蕩蕩的廣場,那些掛著彩球花環可愛的聖誕市場關上門了,主人回家烤火了,聖誕樹還閃著呢,那個孤獨的甜甜圈當空對月,石頭縫裏的雨水還反著絳紅、墨綠、寶藍的聖誕七彩光。

冷風颼颼,一片雪花都沒有。抬頭望去,火樹銀花,眼角不由自主眯起來,遠方一個一起一落的鐵蹄黑影,馬車夫又揚起鞭子,噠噠嗒嗒,車頭燈一亮,照亮了馬蹄,也照亮我的倦意。

布拉格已是深夜,中國的太陽也該睡醒了。

哈,早安,中國;早安,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