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此情可待(1 / 2)

邁腳踏進地藏台,隻見靈空一身洗得發白的佛袍披身,雙手合十背對他們,神情心平氣和,口中念念有詞。

薛楚涵見靈空大師不言語,他便也學著他那般凝神靜氣地站著等候。

待靈空念過一輪經,方回過身來,朝歐天啟靜默微笑道:“施主愁眉緊鎖,看來似走入迷局之象。”

歐天啟抬頭望向殿堂中央笑容可掬的佛像,神情複雜,呐呐問道:“請大師告訴我,為何佛皆無憂?”

靈空答:“佛不因得到而喜,亦不因不得而怨,世間萬物皆是虛妄,不執念,便無憂。”

歐天啟問:“如何能夠化解戾氣,放下執念?”

靈空答:“罪從心起,還從心滅,積德既久,自可挽回。”

歐天啟道:“可我殺過數不清的無辜的人。”

靈空答:“菩薩未曾放棄度脫一個眾生。菩薩常對一切眾生,生起平等心。屠刀放下,還同不壞之身。水底回頭,便立菩提之岸。火急進步,時不待人。若智若愚,皆當自勉。”

歐天啟淚流滿麵,朝佛像跪拜道:

“求大師為我指明出路。”

靈空道:

“無人可替他人尋找出路,業障源於內心,也滅於內心。”

歐天啟道:

“我願放下業障,留下哪怕做一名掃地的僧人,苦修佛理,請大師成全。”

靈空道:“你被憂愁所累,那麼從今日起,你的法號便是無憂,至於歐天啟或是仇歸,皆是前塵舊事。從此你便是方外之人,紅塵糾葛都與你無關。”

無憂叩拜道:“是。”

一個小和尚走入地藏台,把無憂領下去進行受戒。

靈空朝薛楚涵問道:“薛施主別來無恙?”

薛楚涵行了個禮,恭敬答道:“一切安好。”

靈空又問:“輕塵施主別來無恙?”

薛楚涵遲疑了片刻,悲切道:“她中毒甚深,而我卻無能為力。”

靈空道:“世間自有天道,盡人事,聽天命。”

接下來便是一陣沉默。

薛楚涵疑惑問道:“為何靈空大師不問晚輩為何背離家族,做出讓世人不齒的事情?”

靈空微微一笑:“老衲認為薛施主早已經有自己的答案,所以不必再問。”

薛楚涵歎了口氣道:“不瞞靈空大師,晚輩從前也以為正派邪教必然是勢不兩立的對麵,武林正道都肝膽相照,義薄雲天,魔門中人必定壞事做盡人人得以誅之。可是到後來晚輩逐漸發覺,原來滿口仁義誌士也會為一己私利違背道德,邪教中人也不乏忠義之輩,可見門戶的偏見,令多少人喪失了對黑白是非的基本判斷,僅僅依靠正邪所屬派係來評價一個人,這樣太不公平了,難道我們一直追尋的大道治世,會是這般不堪的景象嗎?所謂俠義之士並不應拘泥與派別門戶的差異,而應該是全天下真正胸懷天下,仁義厚德之人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