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章 離別和歡聚(1 / 2)

顧永看完了《我相信》這首歌,抬起頭來與一臉震驚的葉君怡麵麵相覷,都有些無語。二人都沒有想到,這才幾天子信居然又創作出這樣一首經典的歌曲。這首歌不同於《夢醒十分》,也不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和《同桌的你》那樣的校園民謠,卻是一樣的經典,尤其是在曲調向上和勵誌方麵,比上幾首歌更讓人印象深刻。

李子信站在顧永身後,輕輕的把元旦晚會上見到聶廣真的事情說了一遍。顧永驚訝的同時,也為他高興,聶老作為國內最富盛名的慈善家、教育家,子信的歌能得到他的賞識非常難得,並且聶老親自要求把這首歌作為慈音殘疾人學校的校歌,也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把這首歌本來就積極向上的格調,又憑空拔高了一層。

顧永其實也有自己的小心思,這段時間關於子信的消息,在報紙和電視上鬧的沸沸揚揚,但是那都是因為他寫的,何況他本身的信息也沒有怎麼透漏出去。自從子信正式拜他為師,顧永對他的滿意程度成直線上升,不隻是因為他那變態的天賦,還有他對於學習音樂知識的勤奮和嚴謹。

這段時間子信連續作出了好幾首經典歌曲,自己有這樣一個好弟子,卻沒有人知道,讓顧永的心中象貓抓的似得,他總想把自己這個得意弟子拿出去讓人瞧瞧。這樣的心情,就好像父母顯擺子女的好成績一樣,忍的非常辛苦,因為他知道把這件事情捅出去,對子信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現在有聶老的助力就不同了。聶老在國內的影響力非常大,在內心深處佩服聶老為人,為他老人家高尚品格所感動的人不知凡幾,有了聶老的認同,無形中就在子信的身上多了一層非常堅實的保護,這種東西是隱形的,是看不見的,但又是真實存在的。

“聶老的高尚品格有洗滌人心的能力,子信既然跟聶老認識了,以後就多跟他老人家請教請教,這對你是好事。”

葉君怡羨慕的看著李子信,為他高興的同時,又對他的運氣感歎不已,不過轉過頭來又一想,要是子信不能作出如此經典的勵誌歌曲,也休想得到聶老的賞識,歸根結底還是子信自己有著紮實的學識在做底子,而紮實的學識又來自於他治學的勤奮,所以有時候機會來了並不是你不想抓住他,關鍵還是要看你有沒有那樣深厚的積累。

”是啊!子信你要經常跟聶老聯係聯係,能多聆聽他老人家的教誨,是多少人求都求不過來的好事呢。”

李子信發現隻要跟人提起聶老,任何人都是一副肅然起敬的樣子,那種對一個人高尚品格的敬服不是權勢和金錢所能代替的。

“永叔,等給君怡姐錄完專輯,我們就專心把《我相信》這首歌錄好,給聶老郵過去。”

顧永拍了一下桌子,“君怡的專輯不著急,反正要發專輯,怎麼也得等過完年了。我們先給你錄歌,讓聶老等待實在是一種罪過。”

葉君怡舉起雙手讚成,要是讓人爆出自己錄歌延誤了聶老的事情,那還不被口誅筆伐致死啊!

說做就做,顧永和李子信師徒二人當場就開始重新給《我相信》這首歌編曲,畢竟李子信前麵隻是應付學校的元旦晚會,所以編曲有些粗糙,現在加上顧永,二人討論著整首歌的意境,取得一致後,再細細的開始編曲,但是總體積極向上,振奮人心的主題是不會變的。

葉君怡在一邊給這爺倆打下手,她雖然曾經是一線歌手,但卻不是創作型歌手,對編曲不陌生,但是讓她給這樣經典的歌曲編曲,她還沒有那個能力,所以在顧永和李子信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也隻能默默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以前從來沒有覺得自己不會寫歌、不會作詞、不會編曲,有什麼不好的,但是現在她卻覺得有點遺憾了,這樣的事情自己不能全麵的參與進去,真是非常大的損失。

作詞作曲也許能夠一蹴而就,但是編曲卻不一樣,他要求的是精益求精,把每一句配樂都做到盡善盡美,所以雖然李子信自己心裏就記得《我相信》這首歌的整體編曲,但整首歌光是編曲,二人就花了三天時間,就是這樣顧永還讚歎這次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好像冥冥中有什麼力量讓這首歌盡快的出世一樣。

聽到永叔這樣說,李子信笑而不語,他明白那是永叔的錯覺,其實是自己的記憶在作怪。永叔和自己經過三天編出來的曲子,跟他記憶中有些不一樣,但是差距很小,總體聽來雖然不一定就會超過前世的編曲,但也一定不會差。看著完整的曲譜,李子信心裏非常滿足,這是自己第一次嚐試改動前世的東西,雖然最後的成品看起來大部分都沒有什麼變動,但是李子信自己卻明白,整個編曲的每一個曲調,都是自己跟永叔一點一點討論出來的,也許對前世有些借鑒,但是每一句的曲調卻是自己從新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