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傳媒的第一個練習生訓練基地就在冀州,因為是第一次辦這樣的培訓班,所以規模不是很大。
致姐回來還沒有見到子義,所以今天李子信陪著她來看看。
一個非常大的教室之中,地麵都是實木地板,四麵牆有三麵都鑲嵌著鏡子。三十個少男少女正在跟著音樂跳舞,每個人都汗流浹背,但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叫苦。因為馬上就到半年考核了,如果不能通過考核就要有人退出這次培訓。
來到這裏的人,都有一顆做明星的心,所以雖然每天的訓練量非常大,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鬆懈,大家都在心裏憋著一口氣,誰能比誰差。
李子信和葉雨致站在門外,從玻璃上看著汗流浹背的李子義和熊靖雲,他們都非常努力,小臉上滿是汗水。
十分鍾、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才看見老師拍著手讓大家休息。
子義小時候經常去致姐家吃飯,跟她的親弟弟沒有兩樣,所以看到他渾身被汗濕透的樣子,葉雨致非常不忍心,”這也太苦了吧。”
李子信聳了聳肩,他對男孩子流點汗倒是沒有什麼感覺,“玉不琢,不成器。沒有勤學苦戀,怎麼會有紮實的基本功。”
“李總說的不錯,我們都會實時監督每一個學員的狀態,跟他們以前的表現進行對比,發現隻是五個月的時間,他們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說話的正是這個訓練基地的負責人,柳林柳老師。柳林今年32了,他以前曾給不少明星伴舞,對流行舞蹈和古典舞蹈都有非常擅長。
“原本我對於李總的練習生製度,也存在疑慮。但是從現在看,這種製度非常可行。”
李子信搖了搖手,“什麼事情都有兩麵性,雖然這樣的高強度練習能讓他們更好的記憶舞蹈,但是也會在無形中扼殺他們的創造力。”
柳林笑了,“李總認為這個世界上會有多少創作的天才呢,普通人也許有靈光一閃的時候,但是卻不能持久的保持創作,這樣的情況還不如讓他們練習舞蹈和唱歌,至少這樣會讓他們更容易成功。真正的創作型歌手太難培養了。”
這一點李子信倒是同意,人們對創作型的歌手沒有容忍度,導致很多創作型歌手都無以為繼。創作型歌手也是需要培養的,並不是誰都可以寫一首紅一首的。
“這些學員之中有沒有好苗子。”
“有兩個表現最好的,一男一女,男的是熊靖雲,女的叫江玉玉。”
李子信和葉雨致順著他的手指,看到一個正在休息的小女孩,清秀的臉龐上粘著被汗打濕的頭發,讓人看了憐惜。
“熊靖雲太聰明了,而且非常活潑,接受能力和領導能力也非常不錯,現在就是他在當男生組的組長。”
李子信和葉雨致麵麵相覷,誰都沒有想到靖雲這個13歲的小屁孩,竟然能得到老師這樣的誇獎。
“江玉玉非常刻苦,而且有芭蕾舞的底子,她現在是女生組的組長,不過從現在看來她沒有什麼領導天賦。她的嗓音非常清亮,是個好苗子。”
李子信很高興,至少還是能選出好苗子的,“子義怎麼樣?”
柳林看了他一會,李子義是李總弟弟這件事雖然沒有任何人說,但是隻從名字上,誰也能夠猜得到,“子義現在就是排在中流,不過他也非常努力。他的性格非常活潑,歌也唱的很好,隻是對於舞蹈的接受能力差點。”
李子信了解的點頭,子義是自己的弟弟,他的優缺點自己當然知道,聽說他能在其中站到中遊,李子信已經感覺出乎預料了。
那些孩子休息了十分鍾,補充了一些水分,就又開始練習了。
既然已經知道子義很好就行了,李子信覺得見麵就大可不必了,家人總是來看會讓他產生依賴心裏,對他的成長沒有好處。
所以他拉著依依不舍的致姐,“走吧,有空再來看他。”
作為這個項目的主管領導,又是公司股東,李子信要走柳林當然要送送他。
站在門外,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李子信突然問了一句,“柳老師認為現在為熊靖雲和子義各製作一張專輯怎麼樣?”
柳林明顯被這個問題嚇了一跳,回過神來趕忙說:“李總,不是我非要反對,但是這些孩子現在真的不適合出專輯。他們還隻是訓練了半年都不到,現在就讓他們接觸那個紙醉金迷的娛樂圈,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靖雲才13、子義才14。他們都還太小了。”
李子信沒想到他會這樣回答,看著柳林臉上的堅持,他細細的想了想。
子義和靖雲確實太小了,十三四歲的孩子,如果現在就讓他們進入娛樂圈,也許對他們真的不是什麼好事。
“子信。”葉雨致拉了拉他的胳膊,“柳老師說的對,這件事情你再考慮考慮。”
李子信看著有些緊張的致姐,溫柔的笑了,“你以為我連這一點度量都沒有嗎?既然柳老師說的對,我自然應該從善如流。不過,”
說到這裏,他又問道:“如果我創作一首適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唱的歌,是不是能讓他們唱呢。然後把這首歌放到其他人的唱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