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何家隻是一個通過經商逐漸發展起來的大戶人家,雖在當地也有一些聲望,但與皇宮朝廷沒有半絲關聯。何肅是何家長子,自小父親就希望他能繼承衣缽從商,為何家再創巔峰,但何肅心有壯誌,不甘於整天守著算盤過日子,而是向往著奔馳沙場,與萬千兵馬決一死戰。
其實男兒正值年少,心中有這番雄心並不稀奇,但錯就錯在何肅生在了何家,父親說什麼也不讓何肅碰那些刀槍棍棒,並罵他不學無術。在他的眼中,自己的兒子就因理所當然地學習那些從商之道。
在他二十歲的那年,真是戰亂的時期。朝廷與邊疆的一個異族發生了衝突,大戰在即,四處招兵買馬,隻要是壯年男子一律並入軍中。何肅的父親花錢免了招收,並且封鎖了這個消息。
但打仗這麼重大的消息,哪裏封鎖得住,何肅聽到了風聲心裏就開始蠢蠢欲動。人年輕時總是容易衝動,父親的強力反對也沒能改變何肅的決心。那年,他隻帶上了些散碎的銀兩就逃出了何家。花錢買通了軍官,混進了與邊疆異族決戰的隊伍。
換做此時已是暮年的何肅,一定不會再有這樣的勇毅。
何肅就是在隊伍裏結識了趙世新的,那時的他們他們可謂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有共同的誌向,同樣的熱血與雄心,兩個誌同道合的年輕人很快就成了朋友。他們勇敢地衝在前線,奮力拚殺,也創下了不少優秀的戰績。
隊伍大獲全勝,軍隊裏也舉杯歡慶,士兵們都喝得爛醉如泥,戒備開始漸漸地鬆懈。潛伏已久的敵軍就在這個時候趁機殺了過來,這樣的行為顯然是有為武德的,他們自然沒料到對方會這麼卑劣,他們被打得措手不及,絲毫沒有還手之力。
結果自然不用說,大敗,橫屍滿地。
何肅胸口中箭,性命也難保。遍地都是死屍,沒人再來理會這些人的死活。等地方收了兵回去,趙世新才艱難地爬起來,抹抹自己身上的血跡,硬是不顧傷痛把何肅背在背上,朝離戰場遙遠的鎮上走去。
本來自己的傷勢也相當重,丟下何肅他要輕鬆不少,但趙世新畢竟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實在做不成撒手不管的事。
天寒地凍,四處都是荒郊野外,也沒有食物和水源可以使用,就這樣他背著何肅足足走了一天一夜。趙世新身上也有多處擦傷,傷口不斷溢出血來,他咬著牙絲毫不敢鬆懈。誰都知道這時候要是倒下了,可能就是永遠地倒下了。何肅人雖然也很硬朗,但也禁不起大量地失血,又沒有進食,已經變得奄奄一息。地上滴落的血跡,一片潮紅,分不清是何肅的還是趙世新的。
好不容易走到鎮上一家醫館,何肅已經昏死過去。經過一番搶救,何肅才勉強有了些意識。修養了幾日,才稍微能起身。
趙世新傷勢更重,幾乎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了一圈。何肅看他這般對自己,年輕的心裏也不免多了些感動。
自此,兩人就結為了兄弟。兩人閑聊時趙世新談起自己離家時妻子剛懷上一子,何肅一時興起就說要做孩子的幹爹。並寫下一張婚約,說如果兩方將來分別生下一男一女就結為夫妻,都是男或都是女就結為兄弟或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