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宜賓(1 / 2)

些許涼風,漆黑的夜空慢慢四合起來,這時的傍晚沒有夕陽,沒有笛聲歌聲牧童聲,有的,隻是無邊的炮火聲。

這裏,便是華夏的武昌,紛亂而嘈雜的武昌。自從袁世凱到達孝感之後,北洋軍有如打了雞血般,戰鬥力那是直線上升。

此消彼長,北洋新軍的濃濃戰意,幾乎壓得革命軍喘不過氣來,不過袁世凱想要完全滅掉革命軍,恐怕也是癡人說夢。

於是乎,兩方雖然小有接觸,但是真正的大戰卻不見得有幾次,大多數時候,兩方都處於對峙狀態。

詭異的平衡!詭異的武昌戰役!

雖然武昌的戰事現在還看不出端倪,但是其他地方可就熱鬧了。

武昌的槍一響,就像一個信號彈一般,南方各省的革命人士紛紛起事,到現在,已經有十數省宣布光複。

也即是說,現在清庭能夠名義上控製的地區,已就隻有幾個省而已,而這幾個省之中,其中的一個,便是四川。

當然了,四川也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在清庭的控製之中,畢竟,川南的雷鳴,那可是第一個宣布光複的啊。

隻是,一來,樂山隻是小小一縣之地,又處於極不富裕的川南,這樣的地方光複,又怎能和重鎮武漢的獨立相比?又怎能和各省的獨立相比?

這二來嘛,樂山光複的領導者雷鳴,通電之前也就是個籍籍無名之輩,可是武漢,湖北的武漢,那可是聚集了黃興、孫武、黎元洪等等一大批的革命元老。更何況,武昌的革命軍麵對的可是清庭最為精銳的北洋新軍,至於樂山,那來有清庭的軍隊?

所以說到華夏的革命,無論是清庭,還是革命黨人,抑或是普通的國民群眾,都會選擇性的忽略樂山,而將目光都投入到湖北的武漢。

至於樂山的首先光複,大家也都認為是雷鳴撿了個便宜,走了狗屎運而已。

不過不管外界如何看待,川南的雷鳴可不能閑著,鐵血軍也不能閑著。

李然領導的一支隊伍,一路上浩浩蕩蕩,沿路的百姓紛紛駐足,至於路途之中的鄉鎮,更是不敢有半分抵抗,鄉紳與各個家族的領頭人紛紛笑臉相迎,發誓效忠。

隻不過路途遙遠,鐵血軍想要到達西昌等重要的縣城,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比起李然,雷虎可就不那麼幸運了。

宜賓距離樂山並不算遠,所以樂山發生的事情,宜賓這邊的百姓官員士紳都知道個大概。對於川南縣政府的規矩,他們也懂。

正因為懂,所以宜賓的官員和士紳才不願意讓縣政府的軍隊攻進來。

為什麼?他們可是聽說,這樂山以前的官員,就算是小小的捕快,犯事比較大的,都已經被縣政府槍斃了,就算犯事比較小,也得在鐵血軍的戰俘營之中接受改造。

說是改造,宜賓的官員可清楚地知道,那可是日複一日地幹活。

幹活?開什麼玩笑,這是讀書人該幹的嗎?

於是,早有預感樂山縣政府會攻過來的宜賓縣令施德生,這段時間可是煞費了苦心。

首先,施德生擴收捕快,也通過自己的渠道購買了十幾杆漢陽造,再加上以前的二十幾杆,現在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當然了,施德生招兵買馬花費的錢糧,他可不打算自己出。

那怎麼辦呢?施德生可不打算動用縣衙裏麵的庫銀,在他眼裏,那些可都是他自己的。

所以施德生隻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找宜賓的各士紳各家族捐獻。

宜賓的大家族也都知道了樂山那些個大家族的下場,所以縱然知道施德生是在敲竹杠,他們也隻得認栽,甚至,許多家族還不斷增加家丁的人數,畢竟,要是讓樂山的那幫人攻過來,那可就沒法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