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心憂天下(1)(2 / 3)

喬安山悄悄找到雷鋒:“雷鋒,你過來。”“什麼事啊?這麼神秘?”“你是不是又以我的名義往我家寄錢了?”雷鋒撓撓頭皮:“咳!”喬安山說:“這是第三次了。你……”他笨嘴拙舌,說不出話,隻是緊緊握住雷鋒的手,掉下眼淚。雷鋒批評他:“你看你,大男子漢的,掉什麼淚呀!男兒流血不流淚!”喬安山抹去淚:“我沒你文化高,不懂這些,隻是心裏—”雷鋒打開紅皮箱,拿東西:“好,不說了。你家裏鬧水災,連裏批你三天假,讓你回家看看,這10元錢津貼,你帶去給大娘,讓她老人家補補身子骨。這一斤餅幹,也帶給大娘嚐嚐。”喬安山不知說什麼好:“我……太感謝你了!”“又來了不是!我娘沒活到新社會,你娘就是我娘,你就讓我盡一分孝心吧!”把朋友、戰友的長輩,當自己的長輩來孝敬,這是雷鋒的獨特之處,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的體現。喬安山無言以對:“我說不過你。錢和餅幹我都收下。那我問你一句話:立了二等功,為啥不高興?”雷鋒說:“我在弓長嶺的朋友也來了信。太子河泛濫成災,焦化廠停工待料,許多生產隊的房子和莊稼被淹……國家正在困難時期。”喬安山這才明白:“啊!你是為國家遭災的事啊!”雷鋒,這位普通的小兵,像國家領導人一樣憂國憂民。

雷鋒終於有一個機會,用他的微薄之力,為國分憂。那一天雨過天晴。薛班長命令雷鋒:“今天13號車進行保養,你上郵電局去一趟,幫戰友們把這些家信發出去。”

雷鋒奉命上街,聽見撫順市望花區在廣場上召開戰勝水災發展生產動員大會。大會的實況,通過高音喇叭,傳到了街道上。他站下來,凝神傾聽。高音喇叭裏播出激昂的聲音:“洪水嚇不倒我們,我們望花區人民,要自力更生,發展生產,以更優異的成績,來戰勝洪災!……”

一瞬間,雷鋒做了個重要決定。他腳步飛快,轉眼就奔到建設街的街口。這裏是和平儲蓄所。雷鋒每個月都來存錢,但這次不是存,而是取錢。營業員都和雷鋒熟悉。雷鋒看看存折上的存款數字:203.00。“就取二百元。”他說。女營業員一邊辦理手續,一邊順口問道:“家裏有急事等錢用吧?”雷鋒一時愣住:“家?”又一想,“對,是給家裏用。急用。”雷鋒說取錢給家裏用,急用,並不是拿假話敷衍人家。多少年來,“家”的含義在他心裏和一般人不一樣。舊社會家破人亡,解放後獲得新生。農會是家,鄉政府是家,望城縣委機關是家,團山湖農場是家,鞍鋼是家;當了兵,部隊就是他的家。他的眼界和胸懷越來越開闊、寬廣,心目中的家也越來越大。可以說,“家”的概念在他心中就是整個國家!經過這次抗洪搶險,他看到和聽到“家”裏有這麼多地區受災。作為“家”裏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他一定要盡一份心意。

雷鋒越走越快,說話間,已經來到中共撫順市望花區委員會的門口。他看到一個房間門口標著“辦公室”三個字,便推門進去,走到迎麵一張辦公桌前,解開軍裝上衣的紐扣,從襯衣的口袋裏取出那兩百元錢,雙手捧著:“同誌,這200元,是我對望花區人民的一點心意,請收下吧!”辦公桌後麵那位工作人員,一直在驚詫地注視著雷鋒的舉動。見他捧著厚厚一遝五元麵值的人民幣,伸在自己麵前,更加不知所措:“這,這怎麼行?”雷鋒說:“這錢是我的捐獻。實在不多。希望它能對災區人民克服困難有一點用處。”原來是這樣!工作人員頓時很受感動,情不自禁地扶住雷鋒的雙臂,請他坐下,給他倒來一杯水:“同誌,你先坐下,喝杯水,休息休息。我—我都被你感動得不知說什麼才好!是這樣,這次洪水是造成了很大的災害,但政府已經安排了救災專用款項和物資,號召群眾生產自救。至於捐款這事兒,上級沒布置過,也沒有文件可依。同誌,你關心災區人民的心意我們收下,這錢我們不能收,200元可不是小數目,你還是留著自己用,或者寄回家吧!”雷鋒站起身,嘴唇微微顫動:“我沒有自己的家。現在部隊駐在望花區,望花區就是我的家。我這錢就是給家裏用的。我的父母不在了,人民就是我的父母,假如我的父母還活著,我相信,他們一定不會拒絕一個兒子送的錢……”見這位小戰士把話說到這個分上,還能怎麼辦呢?這時,另一位年紀大一點的同誌已經在抹眼淚了:“好,好,解放軍同誌,你不要再說了。我們研究一下,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因為這件事太特殊了,沒有先例,沒有規章製度可循。但是,我們一定為你辦好這件事!”雷鋒鬆了一口氣,坐下來端起水杯咕嘟咕嘟喝了個底朝天!黨委辦公室兩位同誌商量了一個辦法,那位年長的說:“同誌,要不這樣,錢,我們收下一半,你留下一半。我也是個老兵。部隊的事情我清楚。你存這二百元確實不易。再就是捐款人必須簽字立據,留下真實姓名。否則,這錢我們絕對不能收。”雷鋒很爽快:“行,就按你這老兵說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