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校尉還精選了十名熟諳水性的襄江漁家女兒操船使舵。所以,就調用了二十二艘航船。”
劉琮一聽,更加敬佩甘寧,心想:“這樣貼心又有能力的水軍頭領哪裏找?回來以後,一定委以重任。”
這官員又悄悄地對劉琮說:“主公,甘寧校尉事前還下了死命令,吩咐這十個漁家女兒——沒有自己的命令,任何男人擅自登上袁瑛總管的船隻,隻管亂刀砍死。”
劉琮聽了隻是瞪大眼睛,卻也回不出話來。
官員又說:“主公,聽說這十個漁家女兒原來都是甘寧一夥的人呢。水上功夫十分了得,了不起呢。”
劉琮聽了,卻也不再擔心什麼,便加緊步子離開碼頭,翻身上馬,趕回襄陽。
一路上陣陣冷風吹過來,劉琮感覺到了涼意,頭腦清醒了幾份,嘟噥道:“出使益州的船隊走了,這塊心思放下了。恩,但是,不能在家裏等著,明天要馬上出門,先到江邊看看,看看魏延他們將地窨房建的什麼樣了。按照時間推算,工程該結束了。嗬嗬。”
第二天飯後,劉琮帶著梁柱兒馬杆兒和賴胖子出了襄陽城門,往襄江岸上奔來。
前邊就是襄江南岸,遠遠望去,密密匝匝的桑樹林子盡管光禿禿的沒有了葉子,但是還能遮住人眼,所以並看不到人影活動,隻是看見陣陣青煙淩亂的從桑樹林中冒出來就被風兒吹散。
劉琮見了,心中一陣欣慰:“難民們開始做早飯了。”
戰馬逐漸靠近桑林,桑林中難民住的地窨子窩棚就顯示出來十幾個。
此時又見有人在窩棚前邊避風處支起鍋灶燒火做飯。
劉琮就高興起來,吩咐後邊的梁柱兒:“下馬,到難民家裏看看。”
說罷翻身下馬,將馬匹交給賴胖子,劉琮就帶著梁柱兒麻杆兒穿過桑樹空隙,來到近邊處一家難民窩棚前。
這家難民女人正在撅著屁股往鍋灶下邊吹風助燃,男的在窩棚旁邊收拾柴火,聽得腳步響抬頭看時,看到劉琮等人個個穿著齊整,腰裏都佩著寶劍,遠處還有馬匹停著,就不知道哪裏的公差來有何事吩咐,驚得夫妻二人都瞪大眼睛不敢說話。
劉琮就鬆下臉來溫和地問道:“住在這窩棚裏晚上不冷嗎?”
那男的結結巴巴說:“不冷不冷,暖和著呢。”
劉琮細看下去,隻見這夫妻二人灰頭土臉的,身上的破衣爛衫幾乎就要掉下來,腰上都用草繩子係著,腳下都穿著破麻鞋,這麼冷的天竟是沒有打裹腳,臉上鄒鄒巴巴的滿是灰塵,手腳都皴裂著髒兮兮的。
劉琮心裏感歎:“這也是人,這也叫生活。怎麼就這般命苦?出生在這世道上,倒不如不下生。”
劉琮一邊想著走到鍋灶跟前,和藹地說:“我想看看你們做的什麼飯。”
女人兩手搓著,驚恐的點著頭說:“看吧看吧。”
劉琮揭開鍋蓋,隻見臉盆大的鍋中盛著半鍋水,水中有幾把麥粒沉在鍋底,鍋裏的水剛剛冒氣,劉琮見了想:“這就是早飯了——水煮麥粒。”想到這裏就問:“你二人就吃這幾把麥粒,夠了嗎?”
劉琮說著將鍋蓋放下,隻是覺得鍋蓋很輕,細看下去,這哪裏是鍋蓋,原來是一片破葦席蓋在鍋上。
這一對難民夫婦見劉琮問話急忙回答:“夠了夠了。”
劉琮心裏罵道:“不說實話,娘的,夠個屁!”又見他們驚嚇到這個樣子,就可憐起來,說:“我們是荊州衙門裏的公差,特意過來看看你們的生活。不要害怕。”
難民夫婦又是點頭又是作揖,連連說:“不怕不怕。軍爺隻管看。”
劉琮就打量著身後的窩棚,隻見這窩棚離地麵有人頭高,東西北三麵都用土牆擋著,南麵留著門窗,這門口正用一捆枯草遮擋著,窗上也沒有窗欞,也是塞進了一個草個子擋避風寒。
人頭高的屋頂上的茅草倒是挺厚,也披得挺順和整齊,看樣子下雨也不會漏水。
劉琮就問:“我能進屋去看看嗎?”難民夫婦聽了,急忙過來掀看擋門的葦席,囁嚅著說:“裏邊太髒??????”
劉琮探進頭去看時,隻見昏暗的光線中,窩棚地上堆著厚厚的枯草,還有一些破布爛衣堆在那裏,除去這兩樣東西再也別無他物。
一陣黴味頂出來,劉琮感到惡心,正要回頭出來,隻見枯草堆裏亂動起來,借著門口的微弱光線看時,原來枯草堆了還睡著兩個孩子。
這兩個孩子聽得聲響,從草堆裏抬起頭來,瞪著眼睛驚恐地望著。
劉琮見了想:“唉,這孩子倒是能睡著,這不是和狗窩一樣嗎?”059